综合新闻
理论星火耀沪喀 青春强音入人心
上海交通大学“声入人心”学生理论宣讲团赴疆开展“沪喀同心·青春理享会”活动
在上海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15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积极响应全国第十次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号召,深化沪喀两地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协作,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声入人心”学生理论宣讲团师生在上海市宝山区委宣传部的组织下,携手宝山区委党校、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青年代表,远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参与“沪喀同心·青春理享会”系列活动。活动通过理论研讨、圆桌论坛、基层宣讲等方式,将沪喀两地青年的学术素养与家国情怀融入民族团结实践,以青春力量生动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使命。
理论研讨:援疆实践的时代阐释
7月24日上午,“沪喀同心·青春理享会”援疆15周年主题理论研讨座谈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上海援疆前指举行,中共宝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宝国,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第十一批)总指挥孟庆源,中共喀什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窦雪梅,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云文等领导与专家学者出席活动。会上,邢云文教授聚焦“上海援疆15年:实践创新与理论探索”进行交流发言,他强调,新时代青年需以理论自觉深化文化认同,讲好中国故事的边疆篇章。
圆桌论坛:沪喀青年的思想对话
7月25日上午,“沪喀青年圆桌论坛”在叶城县昆仑国学书院举行。“声入人心”学生理论宣讲团师生代表姚远、何维桢、努尔比娅等分别围绕“现代科技赋能边疆文化创新实践”“青年赋能边疆发展的路径探索”“民族团结实践中的青年担当”主题展开发言,邢云文教授作专家点评。发言过程中,何维桢通过自身的西部支教经历呼吁青年在建设祖国边疆的奋斗征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努尔比娅以受益者和见证者的双重视角,结合自身成长求学经历,对援疆工作带来的深刻变革进行了鲜活的理论阐释。邢云文教授表示,两地青年学生的交流沟通不仅有助于加强新疆青年对国家现代化伟大成就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加深上海青年对中央治疆方略、新疆发展愿景的认识。
基层宣讲:爱国情怀的青春应答
7月25日至26日,“声入人心”学生理论宣讲团师生先后走进叶城县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纪念馆和洛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在纪念馆,宣讲团学生讲师徐宁娉就新时代沪喀青年如何更好地传播爱国情怀为主题展开发言。
在洛克乡,宣讲团学生讲师吴懿欣从亲身经历出发,讲述从童年到现在见证新疆实现经济腾飞、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文化繁荣等跨越式发展的故事。
此次“沪喀同心·青春理享会”活动是沪疆青年同心筑梦的“新桥梁”。未来,“声入人心”学生理论宣讲团将充分汲取此次活动的宝贵经验,坚持在共学共研、互促互进中书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