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AI青年先锋力量!集成电路学院陈一彤、张宸闪耀2025 WAIC

近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隆重召开。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会议聚焦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命题,围绕大模型与智能体应用、算力新基建及大数据、AI for Science(科学智能)、智能终端与具身智能、新型工业化、AI+金融、AI+民生、AI重塑、安全治理以及AI+生态发展十大方向展开,系统刻画智能时代的知识版图与时代坐标。上海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陈一彤助理教授获2025 WAIC青年优秀论文奖,张宸助理教授获2025 WAIC云帆奖“璀璨明星”荣誉。

青年优秀论文奖

图片4.png

7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学携手徐汇区人民政府,隆重推出“AI 未来发展论坛:超级智能,无界共创”主题论坛。论坛举办“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颁奖典礼,表彰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青年研究者,旨在激励青年人才在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上不断突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面向全球40岁以下青年科学家征集优秀论文,展示青年科学家们在智能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或应用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或在关键技术或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显著成果,以此激励更多年轻科学家走上AI赛道。2025年奖励共收到投稿199篇,10篇论文获得青年论文奖,10篇论文获得青年论文奖(提名奖)。

图片5.png

集成电路学院陈一彤助理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共一第一),发表在《Nature》正刊的论文“All-analog photoelectronic chip for high-speed vision tasks”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论文创造性地提出了模拟电融合模拟光的计算框架ACCEL,将进行视觉特征提取的大规模衍射神经网络,和基于基尔霍夫定律的纯模拟电子计算,集成在同一枚芯片框架内。绕过ADC速度、精度与功耗相互制约的物理瓶颈,在一枚芯片上突破大规模计算单元集成、高效非线性、高速光电接口三个关键瓶颈。

图片9.png

陈一彤,上海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长聘教轨助理教授。2019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钱学森班,2024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2018-201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学术访问。主要研究方向为高速低功耗光电智能计算芯片及其应用。在Nature,Science,Nature Photonics,Nature Electronics, 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顶尖期刊和会议发表多篇研究论文。相关研究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资助成果等。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任务、市自然科学基金、华为exploreX等项目。入选中国电子学会优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潜力清源学者(全球10人/年)、中国电子学会青托等人才计划。长期担任Nature系列、IEEE Trans系列、APL Photonics、IROS等国际顶尖期刊会议审稿人。

云帆奖“璀璨明星”

640.png

7月27日,2025 WAIC·云帆奖颁奖典礼暨云帆青年挚友之夜盛大举行。150余位来自产学研投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见证本年度云帆奖获得者及提名者的“荣耀时刻”。本年度云帆奖共收到来自全球的超200份有效报名,海外申报者占比高达30%。最终遴选出11位“璀璨明星”和15位“明日之星”。

微信图片_20250731123428.png

张宸,集成电路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长聘教轨助理教授、博导、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先后在微软研究院和阿里巴巴平头哥半导体公司任职,深入从事人工智能处理器设计方法的相关研究,主持了多项国内外重要人工智能系统与芯片研制工作。在体系结构与EDA领域顶级国际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5次最佳论文或提名奖(FPGA’2015、T-CAD’2019、 MICRO’2022, ISEDA’2025、ISCA’2025),其中3次属于中国大陆学者首次获奖。谷歌施引5300余次,单篇最高施引2600余次。个人入选FPGA与可重构计算名人堂(迄今亚太地区唯一),AI 2000世界最有影响力学者,Stanford & Elsevier 前2%高被引科学家,微软研究院院长特别奖、ChinaSys新星奖等。

集成电路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集成电路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