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上海交大思政类公众号获评“十佳”“优秀”原创内容

日前,高校思政类重点建设公众号2025年3-5月优秀原创内容评选结果公布,上海交通大学三件报送作品均获评“十佳”“优秀”原创内容。其中,3月报送推文《汶川地震17年后,少年在交大圆了“报国梦”》获评“优秀”原创推文,4月报送校园原创微短剧《九零年代交大来信》获评“十佳”原创短视频,5月报送推文《泪目!92岁交大退休教师:“我愿意捐出全部财产给学校……”》获评“优秀”原创推文。

微信图片_2025-07-24_231539_744.jpg

推文《汶川地震17年后,少年在交大圆了“报国梦”》讲述了汶川地震亲历者杨竞博从废墟中走出、一路拼搏,最终在上海交大实现“报国梦”的成长历程。文章以时间为轴线,通过细腻的叙述展现出杨竞博在地震中受到的震撼与启发,以及他在成长道路上不懈努力、追求卓越、最终走上国防科研之路的真实故事。推文紧扣“成长、感恩、报国”三大主题,既具纪实温度,又富励志力量,是一篇兼具思政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的优秀推文。

微信图片_2025-07-24_232641_306.png

校园原创微短剧《九零年代交大来信》通过一封尘封四十年的书信,串联起两代交大学子关于学术选择与人生价值的思考,作为高校自主创作微短剧的初尝试,以年轻化视角探索校园文化传播新形式,贴合微短剧流行趋势。从编剧到拍摄制作的全流程均由交大跨专业学生团队自主完成,学生在创作中实现“学用结合”,从观众转变为创作者,为校园文化宣传提供可借鉴的创新路径。

86edb1c93bd5acf098cc6d0314b92d85.jpeg

推文《泪目!92岁交大退休教师:“我愿意捐出全部财产给学校……”》报道了上海交通大学“周以敬基金”捐赠仪式,展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教育传承。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92岁高龄的退休教师周以敬捐赠100万元现金,设立同名基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及奖励优秀教师。基金的设立,不仅是两代人跨越世纪的精神传递,更是“饮水思源”在教育长河中最生动的延续,是交大人对母校最炽热的告白。

微信图片_2025-07-24_232427_397.jpg

2021年5月,为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作用,推动高校公众号成为思政教育有效载体,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公布了全国首批200个高校思政类公众号重点建设名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走深走实。十年来,在官微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交大入选教育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首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连续获评全国大学官微十强。后续交大还将持续创作优质内容,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健康发展。

陈煜阳
新闻中心
陈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