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李政道研究所“铸器深蓝,海铃探海”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海南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极限,走向深蓝,李政道研究所“铸器深蓝,海铃探海”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0日至12日赴海南开展实践调研。此次实践旨在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实地对接“海铃计划”大科学工程一线,引导学生将基础物理前沿研究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在知行合一中深植科技报国情怀,为科学探索贡献青年智慧。 实践团由“海铃计划”首席科学家、长聘学者徐东莲及李政道研究所团委书记杜琳宸带队,李政道研究所党委书记陈哲、党委副书记李姝姝、所长助理张蓉蓉、大装置项目工程主管张园园等共同参与指导。

深海所(1).jpg

聚焦科学 探索前沿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

崖州湾科技城.jpg

7月10日,实践团参访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副局长周国伟热情接待实践团一行。周国伟高度评价上海交通大学对科技城发展的重要贡献,并期待李所作为科技创新高地,依托“海铃计划”等大科学装置,持续发挥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区域科技创新引擎效能。 徐东莲详细介绍了“海铃计划”的最新进展与科学目标,双方围绕项目推进所需的支持事项进行了务实沟通。陈哲对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给予的鼎力支持表示由衷感谢。他表示,“海铃计划”承载着探索科技前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使命,期待未来双方深化合作,共同谱写深海科技强国建设新篇章。

崖州湾科技城3(1).JPG


随后,实践团深度调研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实践团沿着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三亚的考察路线,学习了科技城在南繁育种、生命科学、深海技术等领域的突出成就和发展优势。成员们深刻感悟到农业与海洋科技工作者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突破国外“卡脖子”难题所展现的爱国情怀与创新精神,也更加明晰了自身在基础科研领域肩负的责任与担当。

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

海南研究院2.jpg

7月10日,实践团参访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专职副院长陈哲亲切接待来访师生,并重点介绍了海南研究院“1+3+5+N”的区域联动模式。实践团依次参观了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展厅、深部生命国际研究中心三亚崖州湾研究基地、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了解海南研究院在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科研布局以及在深远海探测、海洋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标志性成果与技术优势,对支撑深海装备研发的关键技术挑战有了直观认识。

海南研究员-海铃实验室.JPG

在“海铃计划”新一代中微子望远镜展区,实践团成员们倍感亲切。当看到自己实验室中日夜钻研的关键技术,化作展台上具体的部件模型和设计参数;当亲眼目睹自己研究领域的前沿突破,成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蓝图中的坚实一环,成员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海铃计划”崖州湾实验室

深海所4(1).JPG

7月10日晚,实践团一行前往“海铃计划”位于三亚崖州湾的关键基础设施——前进基地装配实验室,实地调研了实验室的建设进展。通过此次考察,实践团成员清晰认识到该实验室作为“海铃计划”深海观测阵列建设“桥头堡”的战略意义。未来,“海铃计划”前沿基地,将承担起探测器核心部件组装、系统集成测试以及海上作业支持等核心任务,是连接陆域研发与海上大规模工程部署的关键枢纽。实地踏勘建设现场,让同学们对“海铃计划”从蓝图走向现实的工程脉络有了更直观的感知,也对其服务国家深海战略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深海所5.JPG

7月11日,实践团参访了与“海铃计划”团队紧密合作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简称“深海所”),深海所纪委书记曾钢热情接待实践团一行。在深海所党办主任发强的介绍下,成员们参观了“探索一号”“深海勇士号”等载人深潜科考装备,了解了中国载人深潜探测事业可歌可泣的发展历程。通过参观鲸豚标本馆、观摩科考纪实影像、并与深海所专家进行深入座谈交流,实践团成员系统学习了我国在深海探测与技术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深海所6(1).JPG

信仰铸魂 矢志报国

三亚西沙海战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jpg

“饮水思源”是交大人的精神底色。7月11日上午,实践团一行怀着崇敬之情来到中国最南端的烈士陵园——西沙海战烈士陵园,深切缅怀在1974年西沙海战中为国捐躯的英烈。今天的和平安宁,离不开戍边官兵对祖国海疆“寸土不让、寸海不失”的坚定守护。实践团团长黄惊涛在烈士纪念碑前,为全体成员讲授了题为《铭记海战英魂,赓续使命担当》的现场微党课。18位烈士的英勇牺牲,换来了这场“以弱胜强”海战的完全胜利,不仅捍卫了国家主权,也唤醒了国民的海洋意识,为今日南海的和平开发奠定了基石。

实践团成员在陵园内深受触动,久久肃立,党员代表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全体党员三鞠躬,向守卫祖国海疆的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最后,全体党员在李姝姝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激励成员们以先烈为榜样,将爱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

科学家精神专题讲座

科学家精神讲座.JPG

7月11日,实践团参观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并聆听了深海所发强主任题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攀深海科技高峰》的专题讲座。发强深情回顾了我国深海事业的艰辛历程,系统阐释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内涵。他着重介绍了深海所人引以为傲的精神特质:“敢于创新,走我们自己的道路”的开拓精神,强调立足国情、自主探索;以及“淡泊名利,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倡导甘于寂寞、着眼长远。讲座中,“深海本没有路,我们无需效仿,我们就是道路!”这一铿锵有力的话语,深刻诠释了中国深海人独立自主、敢为人先的豪迈气魄,引发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这场讲座深化了同学们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点燃了实践团成员投身基础科研、服务国家战略的信念,为后续实践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亚女子民兵连纪念馆

女子民兵连1.jpg

7月12日,实践团前往女子民兵连纪念馆。在党的号召下,她们毅然放下渔网、拾起钢枪,从支援前线运输、抢修工事,到巡逻海防、站岗放哨,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西沙海战的胜利,是军民同心、共守海疆的生动写照,一幅幅泛黄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展品,记录着“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民兵们的飒爽英姿。成员们深入学习“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民兵精神,深刻体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女子民兵连2(1).JPG

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成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海铃计划”的宏伟蓝图与建设进展,实地考察了深海科技前沿阵地,更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此次实践深化了同学们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认识,坚定了投身基础科学研究、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念。青年学子们将秉承“铸器深蓝”之志,将所见所学所思内化为前进动力,勇担时代使命,为探索浩瀚深蓝、建设海洋强国贡献青春力量。深蓝铸器,青春启航。

李政道研究所
李政道研究所
孟闻卓
郑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