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聚焦需求,焕新启航

计算机学院以实践教学课程革新赋能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升级

近日,一场旨在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环节契合度的重要会议在学生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学创中心”)召开。学创中心总工程师、教务办公室主任冷春涛老师、楚朋志老师、陶波老师,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戚进老师,计算机学院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负责人高晓沨老师、张月国老师、任锐老师,以及计算机学院教务办公室的陈芸老师、冀冠楠老师齐聚一堂,共同为计算机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升级出谋划策。

图片1.png

会议聚焦:精准对接专业需求,打造计算机人才培养“实践引擎”

图片2.png

此次会议的召开,源于计算机学院本科培养方案系统性升级的迫切需求。自2024年秋季教务处部署修订工作以来,在学院党委书记李昕荣、常务副院长吴帆、副院长郁昱、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臧斌宇、副主任骆源等领导的高度重视与积极推进下,学院积极响应上海交通大学本科新一轮培养方案“精简学分,提质减量”的修订要求,围绕“精学分、优结构、强实践、AI赋能”的核心要素,有序推进修订工作。实践类课程的深度改革,被明确列为本次培养方案升级的关键环节之一。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执南、学创中心总工程师冷春涛等也给予了紧密配合与协同支持,共同致力于构建面向未来的高质量实践教学体系。

会议伊始,冷春涛主任介绍了工程实践课程的发展脉络。课程聚焦“课-赛-创”一体化特色,课程架构分为四个层次,涵盖基础到前沿领域,满足不同学院需求。课程安排精简课时,面向各专业改革转型,教学目标聚焦工程技能训练、综合实践与竞赛考核,全方位提升学生素养。

计算机学院代表高晓沨老师详细介绍了学院近期课程大纲改革的情况,并重点阐述了专业实践课程的调整方向。会议针对课程内容、排课选课、师资衔接等改革方向深入探讨,后续将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协调师资培训,收集学生反馈优化课程。

会后参观:探秘创新中心前沿平台,感受“课-赛-创”实践魅力

0183829a419424952d76ca6942ed20d.jpg

会后,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了中心内先进的智能车、无人机、3D打印、人形机器人等实践平台和科创活动中心,亲身感受了支撑未来教学改革的强大硬件基础,并在交流探讨后合影留念。

结语:一场面向未来的实践教学革新

此次会议及会后参观,不仅展现了学生创新中心在“课-赛-创”一体化建设上的丰硕成果和强大硬件支撑平台,更标志着面向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迎来了一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重要转型升级。更贴切的名称、更丰富的选择、更聚焦的内容、更灵活的机制,《计算机工程实践》和《工程学导论》的焕新,旨在为计算机学子打造更硬核、更相关、更有趣的实践学习体验,真正成为激发创新潜能、锤炼工程素养的“强力引擎”。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密码学院)
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