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第三届量子前沿国际会议在李政道研究所举行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与《量子前沿》杂志联合举办的第三届量子前沿国际会议(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Quantum Frontiers,ICQF2025)在上海举行。

图片1(1).png

此次会议聚焦量子光学、原子光学与量子精密测量的最新进展,重点探讨原子、分子、光物理的前沿研究以及基于原子与光子量子操控的量子精密测量在探索基础物理方面的核心作用。本次会议采用“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的模式,吸引了包括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180余位科学家到会交流。会议涵盖了1个主旨报告、18个邀请报告和6个优秀海报的展示报告。

图片1(2).png

会议伊始,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丁洪院士致辞并介绍李政道研究所。《量子前沿》期刊执行主编贾金锋院士代表期刊介绍办刊情况,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院士,作为庆祝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的特邀嘉宾做大会主旨报告。会议开幕式由李政道研究所特聘学者、会议组织者张卫平教授主持。

丁洪院士系统介绍了李所的初心与使命、科研布局、人才团队、科研成果、国际合作、文化建设以及发展愿景等内容。他指出,李所聚焦根本性科学问题,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致力于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打造开放包容的科研环境,全力向世界顶级基础研究机构的目标不断迈进。

图片1(3).png

贾金锋院士介绍了《量子前沿》的办刊宗旨和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该杂志聚焦凝聚态物理与量子信息科学的交叉研究,致力于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创刊以来发表了多项量子科学领域的重要前沿研究成果,既推动了学科交叉创新,又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窗口。

图片1(4).png

薛其坤院士为庆祝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做大会主旨报告。他以《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in Nickelate Films》为题,系统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在新型镍基超导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相关研究不仅为高温超导材料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也为推动量子计算、能源传输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图片1(5).png

张卫平教授在主持开幕式中引用孔子的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此解读“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的精神:学者朋友欢聚一堂,交流思想,不亦乐乎。

18位邀请报告人依次在会上分享了各自在量子前沿领域近来取得的重大进展。受邀专家与参会者展开充分交流,会议氛围融洽。

图片1(12).png

在海报展示环节,31位青年学者与学生分享了自己的研究进展。最终,由邀请报告人投票遴选出6位优秀海报获奖者,张卫平教授、Ralf Röhlsberger教授、Barry M. Garraway 教授、Howard Wiseman教授共同为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6位获奖者通过10分钟的口头报告环节进一步介绍研究进展。

在全球量子科技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第三届量子前沿国际会议的成功举办,为该领域未来的国际合作搭建了重要的桥梁。虽然会议时间有限,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通过精彩的学术报告与交流研讨,充分展示了量子科技领域的最新突破。期待下一届会议能够汇聚更多创新研究成果,开创量子科技发展的新篇章!

李政道研究所
李政道研究所
孟闻卓
钱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