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电气工程学院举办“人工智能与能源系统前沿交叉论坛”

为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应用,2025年7月3日,电气工程学院举办“人工智能与能源系统前沿交叉论坛”。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安泰经管学院以及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机构的顶尖学者与产业专家,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赋能能源系统转型的前沿技术与创新路径。

来自帝国理工学院设计工程学院的副院长Pierre Pinson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助理严骏驰教授等6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此外,4位优秀青年学者也在论坛上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国内外师生及社会人士共40余人出席会议并展开热烈交流。

20250710_095018_870.jpg

论坛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黎灿兵主持,党委书记李劲湘致欢迎辞。

李劲湘指出,上海交通大学始终是开放创新的学术热土,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等战略性前沿技术的发展,期待通过本次论坛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共同描绘智能能源创新发展的蓝图。黎灿兵在论坛上详细介绍了学院在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他指出,近年来学院科研经费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学科布局持续优化完善,特别是在高端电气装备等国家战略需求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黎灿兵特别提到,随着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正式成立,学院正以崭新的姿态开启发展新征程,未来将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深化交叉融合,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贡献更大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严骏驰以《Learning for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and Applications》为题,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在组合优化领域的前沿突破与创新应用。他指出,尽管传统商业求解器在经典组合优化问题上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在处理大规模复杂问题时仍面临求解效率瓶颈和建模复杂度挑战。与传统的连续无约束问题不同,组合优化问题特有的离散特性和复杂约束条件,为人工智能模型的设计带来了全新的技术难题。随后,他介绍了团队在人工智能辅助的组合优化求解技术与新一代人工智能优化求解器上的最新成果。

20250710_095101_423.jpg

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计算研究院、安泰经管学院邓琪长聘副教授以《智能计算与决策智能》为题,深入探讨了大模型技术在决策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工业应用。他指出,大模型技术展现出强大的知识迁移能力,能够快速学习并内化人类工程师的领域经验,这为复杂工业场景的智能决策提供了全新范式。他系统介绍了智能计算研究院团队在推理大模型和优化求解器方面的突破性成果:创新性地构建了面向工业决策的专用推理大模型架构,实现了对复杂约束条件的自适应理解;自主研发的高性能优化求解器在计算效率和求解精度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4年,该求解器在我国南方电网调度出清平台首次实际应用落地,性能超越国外产品。

20250710_095126_599.jpg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算力平台先遣队泛企业技术支持部部长吴濛作了题为《盘古气象大模型及可再生能源预测应用》的报告,分享了人工智能在气象预报和新能源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他指出,传统数值计算方法在气象预报领域正面临精度和效率的双重瓶颈,而人工智能技术为解决这一挑战提供了全新路径。华为研发的盘古气象大模型凭借其创新性突破,同时入选美国《科学》杂志“2023年度十大科技突破”和中国“2023年度科学十大进展”,彰显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这些技术创新已在多个国家级能源项目中成功落地,显著提升了新能源发电的并网效率和电网稳定性。

20250710_095218_901.jpg

帝国理工学院设计工程学院副院长Pierre Pinson教授作了题为《AI and future energy systems》的报告,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未来能源系统的变革性影响。他指出,人工智能已在可再生能源预测、电力市场运营、电网调度优化等能源系统全链条实现深度应用,数据资产正成为驱动能源转型的核心要素。随后,他介绍了丹麦等欧洲国家能源数字化转型实践,丹麦等北欧国家正将数据中心建设与区域供暖系统深度耦合。

20250710_095243_117.jpg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严英杰副研究员在论坛上作了题为《AI赋能的数字化电力装备状态反演技术研究》的学术报告,系统展示了刘亚东教授团队在电力装备智能诊断领域的前沿突破。他指出,电力装备状态反演作为典型的反问题求解,长期面临多物理场耦合、复杂几何构型和动态过程分析等重大技术挑战。人工智能结合数据驱动与物理约束,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反问题求解新思路。随后,他介绍了团队在GIS振动阻尼参数反演、电力装备的多物理场重构等方面的创新成果。

20250710_095309_897.jpg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高级研发工程师费蕾作了题为《输变电装备数智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的报告,分享深入探讨了数字孪生、多维数据分析、视觉识别以及大模型技术等前沿领域。她通过展示输变电装备数字孪生体专用建模软件、高压开关设计辅助、生产质量检测、智能生产装配以及操作规范性监控等实际应用场景,详细阐述了数智化技术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支持决策以及探索新模式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为行业数智化转型提供了经验与参考。

20250710_095333_677.jpg

本次论坛特设青年学者专场,为新生代科研力量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上海交通大学智慧能源创新学院李亦言助理教授分享了其在电力系统拓扑数据挖掘方面的突破性进展。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Akylas Stratigakos助理教授则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能源预测的价值评估与效能提升方法。帝国理工学院的两位青年学者带来了电力市场研究的新视角。Andrey Churkin副研究员重点介绍了日内电力市场异常检测技术,而黄希雯博士则分享了其在动态数据市场主动学习策略上的创新成果。

这些研究不仅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更彰显了年轻一代科研人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创新思维。

20250710_095359_813.jpg

温洪林
叶德昊
电气工程学院
张璟
钱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