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高温细雨挡不住人间大爱

上海交大南洋离退休教工志愿演出队赴佘山敬老院、上海颐和苑养老服务中心慰问演出

骄阳似火,大爱无疆;老有所乐,老有所托。

7月4日,在老干部处、退休人员事务中心的关心支持下,上海交大南洋离退休教工志愿演出队35名演职员,在倪浩队长的带领下,冒着酷暑,来到位于金山区的颐和苑养老服务中心,用一场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为安居在那里的老年朋友送去来自交大的清凉问候。300多名老年朋友现场观看了演出。

图片 1.png

演出前,颐和苑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总监代表颐和苑欢迎各位志愿者的到来,演出队队长倪浩为演出作开场致辞。颐和苑副总经理周菊贤和书画组组长、86岁的朱景龙老先生走上舞台,为演出队送上“花鸟成趣”的国画作品,表达对交大志愿者的感谢之情。

图片 2.png

此次演出是时隔八个月后,上海交大南洋离退休志愿者再次到颐和苑养老服务中心的敬老爱老行动,为此演出队更新了全部节目。为确保此次演出质量,从五月初起,志愿者们不顾天气炎热,以节目小组为单位,抓紧时间反复排练,从而为老年朋友现场呈上了一场文艺样式丰富又贴近老人生活的节目。

图片 3.png

舞蹈《梅花赋》是一支充满生命力的优美舞蹈作品,其舞蹈形式被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翩然起舞中,展现了梅花的傲立与坚韧;时装表演《一花一世界》对花朵盛开的生动描绘,更是对生命之美的深情赞美。越剧演唱《真假驸马》选段《可怜天下父母心》赞叹天下父母的仁爱之心;沪剧演唱《绣红旗/红梅赞》江姐的形象深入人心,红旗绣成的那刻,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京剧演唱《红灯记》选段《做人要做这样的人》是在座老年朋友耳熟能详的唱段。值得一提的是范雪玲老师在伴奏音乐出错的情况下,凭借丰富的演出经验“圆满”完成《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演出任务。二胡合奏《步步生莲》把传统民乐韵味与现代审美意趣相融合,旋律清新,沁人心脾。男声小组唱《三套车》《夜航之歌》,女声小组唱《大红枣儿送亲人》等歌曲的演唱,勾起了老年朋友的怀旧情怀;彝族民歌《赶圩归来阿哩哩》,仿佛一片来自远方的七彩云朵,美好而生动。朗诵《老有老的骄傲》《再别康桥》,两个朗诵节目,通过朗诵者的深情诵读,表现了人生不同阶段的追求与美好。节目在领唱、合唱《共筑中国梦》的歌声中进入高潮;在声乐组老师的领唱下,台上台下齐唱《夕阳红》演出在美好的歌声中和观众朋友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图片 4.png

整场志愿演出,得到了颐和苑养老服务中心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

图片 5.png

此前,在5月5日,演出队38名演职员也是在倪浩队长的带领下,冒着细雨前往佘山敬老院,为那里的老年朋友送去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无论酷暑还是细雨,都无法阻挡志愿者们的脚步,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图片 6.png

上海交大南洋离退休教工志愿演出队积极发扬志愿精神,充分发挥退休教职工的才艺和队伍的独特优势,坚持“小老帮老老”的理念,深入上海的城镇乡间敬老院和养老院,开展形式多样的敬老爱老演出活动。节目涵盖声乐、舞蹈、时装、朗诵、戏曲等多种形式,小型多样且喜闻乐见,深受老年朋友的喜爱。2024年,该演出队荣获上海交通大学“老龄公益先进集体”称号,这是对他们多年来无私奉献的最好证明。

志愿者们用艺术传递温暖,用行动诠释爱心。他们虽然已经退休,但依然发挥积极作用,服务社会、奉献力量。每一次演出,他们都全力以赴,只为给老人们带来欢乐和慰藉。他们的奉献精神不仅温暖了老人的心,也感染了周围的人,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生动注脚。

郑丽坤
彭学锋 马以堂 郑丽坤
老干部处
冯丽
钱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