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语联未来,青春力行”外国语学院一行赴北京开展就业专项社会实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国家教育强国、文化强国战略,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联未来,青春力行”就业专项社会实践团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参观学习交流。本次实践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尚必武带队,学工办主任苏鏐鏐及来自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13名学生参加本次社会实践。

走进中国社会科学院

7月1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师生一行走进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丁国旗,副所长单继刚、张重岗,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高等教育处“一部六院”项目联络人冯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实验室工作处处长王维出席座谈会,双方围绕“一部六院”科教融汇、协同育人项目展开深度座谈,就人才培养、科研合作、资源共享等议题达成多项共识。

社会科学院.png

座谈会由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单继刚主持,他首先对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代表团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此次合作是落实教育部与中国社科院等六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协同育人战略的重要实践。

尚必武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建设背景、总体目标、运行机制、阶段成果以及未来规划。尚必武表示,学院将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培养前瞻人才”的核心使命,积极布局数字人文、语言智能、国际传播等新兴交叉领域,持续推动学科融合与创新发展。他期待在“一部六院”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与文学研究所携手合作,共同破解外语学科发展的深层矛盾,合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术高地。

尚必武.png

冯明指出教育部联合社科院等六家国家级机构推出的“一部六院”项目,社科院目前已与30所重点高校签署69份协议,形成"双导师制"等特色培养模式。王维表示社科院实验室覆盖经济、社会等学科,在数字人文领域潜力显著。在语言学等双方均具优势的学科方向上,可以与社科院的重点实验室有更多开展合作的可能。张重岗提出双方的三方面合作愿景:传统文学研究与数字技术融合,开展AI文本挖掘;中国叙事学与国际传播结合,讲好中国故事;人才培养与政策支撑联动,拓展多层次教育模式。并期望通过“数字人文工作坊”、专题研修班等方式,加强青年学者交流对话,在运用算法研究文学经典的多语言译本等方面,促进文理的交叉融合。

20250709_130330_441.png

20250709_130341_163.png

20250709_130349_297.png

丁国旗高度评价了交大外院的学科建设成果和对一部六院项目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他表示,文学研究所作为国家级人文社科研究机构,长期致力于文学理论、比较文学、数字人文等领域的深耕,拥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智库资源,“一部六院”项目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期待通过联合培养、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回答新时代提出的文化命题。

20250709_130440_278.png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具体合作方向展开深度交流,在学科交叉与创新应用方面达成多项共识。此次座谈会标志着上海交大与中国社科院“一部六院”战略合作进入新阶段,开创了国家级科研机构与顶尖高校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创新社科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

20250709_130511_889.png

7月1日下午,师生一行参观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及语言学重点实验室。

考古1.png

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整合生物学、化学、地学等多学科技术,下设13个科技考古子实验室、5个文化遗产保护子实验室和5个科技考古联合实验室,实践团重点参观了考古方舱、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等特色实验室。语言学重点实验室则展现了传统研究与前沿技术的创新融合,实验室依托数据驱动和技术支撑,重点开展语音科学、认知语言学及语言智能相关研究,涵盖儿童语言发展评估和老年语言能力研究等民生课题,为教育康复等领域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实践团现场观摩了西夏文数智平台。

考古2.png

走进中国外文局翻译院

7月2日上午,外国语学院师生一行走进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黄玉龙、副院长朱颖、翻译研究部主任张雅明等出席座谈会。双方围绕新时代翻译人才的培养、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以及人工智能给翻译带来的挑战等多项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外文局.png

座谈会伊始,黄玉龙对实践团到访中国外文局翻译院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更具实效的国际传播体系,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国际传播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新形势下的对外传播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关键在于深入挖掘“地域”与“领域”的传播潜力,凝聚外宣、外事和高校等多方力量,形成合力。作为翻译院最早共建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基地”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显著的学科优势。希望双方在现有基础上持续拓展合作空间,共同为国家翻译能力和国际传播体系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20250709_130647_904.png

朱颖系统介绍了翻译院的核心使命与业务版图。翻译院作为国家级专业机构,承担着组织全国翻译专业资格(CATTI)考试、承接重大国家翻译任务、评审翻译资质、推动文博翻译发展等重点工作,目前正着力推动翻译与国际传播深度融合,全面落实“四译”工程,推进全链条改革与数智化转型,助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大局。

朱颖.png

尚必武就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翻译及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面的情况展开介绍,围绕学院“五加一”战略,详述了服务国家战略的总体布局——服务教育强国、支撑文化强国、助力语言健康中国、融入区域与国别研究、拓展语言数据科学,以及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战略支点。他指出,这一战略与翻译院的重点工作高度契合,期望双方在人才共育、项目共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建立稳固、深入的合作关系。

尚必武2.png

在互动环节,实践团成员围绕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如何做好翻译和国际传播等积极提问。黄院长结合自身经验,从深入理解中国叙事、精准把握国际受众、主动塑造中国形象三个维度,为青年指明了成长路径。

座谈会尾声,双方围绕人工智能背景下翻译行业的变革展开深入交流,就举办翻译相关学术活动、共同推进中国翻译协会“四译工程”等事宜展开讨论。双方一致表示,将探索建立涵盖人才培养、科研合作、资源共享的多层次协作机制,携手推动中国翻译能力跃升,助力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走进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

此外,师生一行还走访了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及北京外国语大学,与两校师生代表展开友好交流,旨在对标顶尖院校的先进教育理念与创新实践模式,激励交大学子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战略需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事业中贡献青春智慧。

20250709_130810_481.png

20250709_130821_326.png

行程万里,初心不忘。通过此次社会实践,交大学子将宝贵经验与深刻感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学识投入到未来的学习与实践中,努力成长为能够“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倪黎
钱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