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科技守护历史记忆
长三角档案保护技术专项研习班在交大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开展实践教学
2025年7月4日,“科技时代的匠心传承——长三角档案保护技术专项研习班”赴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开展实践教学。此次研习班由上海城建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邵东东带队,上海交大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主任张凯出席接待并致辞。
张凯在欢迎致辞中表示,长三角档案保护技术专项研习班师资力量雄厚,学员专业素养突出,此次研习班的举办充分体现了长三角地区档案保护工作的协同发展。作为研习班现场授课点,中心深感荣幸并希望与业界同行深化交流,进一步推动档案保护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在实践教学环节,交大档案文博管理中心藏品管理室主任姜玉平和技术保护室副主任陈晓俊带领全体学员开展实地教学。学员们先后考察了交大博物馆库房与档案与文物保护技术实验室,现场学习了“博物馆库房设施及管理规范”和“档案保护技术中心设施及使用机制”两门专业课程。姜玉平结合库房实际运行情况,系统讲解了藏品分类管理标准、环境控制技术规范等内容,并分享了藏品保护的前沿管理经验。陈晓俊通过典型案例解析,详细演示了现代档案保护技术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操作流程,重点介绍了新技术在档案保护领域的创新实践。
课后学员纷纷表示,此次现场教学内涵丰富、形式新颖。作为研习班的收官课程,现场教学不仅深化了理论认知,更通过实地操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其今后工作开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与文物保护技术中心自2021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完善平台运行机制,提升平台技术力量。为进一步推动平台发展,传递档案保护的“匠心精神”,中心基于多年业务实践,精心打造了包含15门课程的"档案保护系列课程"体系,涵盖病害检测、环境监测、修复技术等核心内容。中心负责人陈晓俊在研习班开班仪式的发言中表示,现代档案保护已从传统修复转向预防性保护,AI等新技术的安全应用将成为行业重要研究方向,期待与业界同仁深化合作,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共同探索前沿技术,推动档案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当日下午,长三角档案保护技术专项研习班在上海市档案局(馆)开展结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