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卅载风华再聚首,思源致远谱新篇

电子工程系1995届毕业30周年校友返校活动举行

6月28日,电子工程系1995届校友举行毕业30周年返校活动,百余位校友从全球汇聚上海,重游闵行、徐汇、长宁三个校区,在绿意盎然的校园中追忆青葱岁月,畅谈学科前沿与学院发展变迁。跨越三十载的重逢,校友们以实业报国的赤子之心,共同绘制“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崭新图景。

01.png

同窗聚首忆华年 互通赋能谱新章

02.png

当天上午,校友们统一身着“1995届毕业30周年”定制文化衫前往电院群楼3-200报告厅出席返校仪式。集成电路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徐剑波、常务副院长郭小军、教师代表徐胤及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参会。返校仪式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季自军主持。

03.png

仪式上,徐剑波向校友的归来致以最诚挚的欢迎。他表示,各位校友砥砺奋进的三十年,正是中国电子科技奋力攀登、跨越发展的30年——从追赶国际前沿到并肩同行,再到引领创新浪潮,校友们不仅是这段波澜壮阔征程的见证者,更是推动我国电子产业腾飞的中坚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院期待与校友们携手同行,希望校友们以丰富的行业经验与资源,化身学院发展的“智囊团”“资源库”和“代言人”,携手共绘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04.png

郭小军围绕学院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作院情介绍,从学院组织架构、学科布局、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系统展现了学院的最新发展图景。他强调,学院将着力构建依托校友会、校内学院工作组、校外产学平台的“三位一体”校友服务体系,整合多方智慧与力量,全方位助力校友发展,以交大人的责任担当,深度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05.png

1995届校友姜锋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深情回顾三十年前同窗们怀揣“电子改变世界”的梦想各奔前程,三十载铿锵步履间,大家让城市更智慧,让技术更有温度。面向未来,姜锋向同窗们发出期许:希望下一个三十年,大家继续以赤子之姿续写科技报国的时代答卷,以“交大智慧”点亮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之光!发言最后,姜锋以徐汇校区老图书馆门楣上的箴言“既醒勿睡,既明勿昧”与参会者共勉,既是对峥嵘岁月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

故地重游觅芳华 光影流转见初心

06.png

07.png

08.png

09.png

10.png

11.png

返校仪式结束后,校友们自行游览各校区,在食堂享受怀旧午餐,到曾经上课的教室和住宿的宿舍打卡拍照,思源湖畔、东川路校门前、巨鹰雕像下都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瞬间。

12.png

13.png

14.png

下午,校友们结伴前往文博楼参观,在志愿者的讲解下,大家对交大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有了进一步认识,也纷纷感慨母校发展日新月异,曾经的地标焕然一新,新地标拔地而起,祝福母校越来越好,在时代潮头续写百年学府的璀璨新章。

赤子丹心聚势能,I在思源绘新篇

15.png

傍晚时分,校友们移步至当年大三、大四上课的长宁校区,时任电子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潘国礼,任课老师薛余网、金荣洪,班主任李建华,90届校友学长张全红,原校友工作老师田琳受邀与校友们欢聚一堂,回顾往昔,共叙情谊。

30年来,校友们心中深藏交大心,在各自岗位上创造了辉煌业绩,与母校的事业共同进步。明年即将迎来母校130年华诞,待樱花再开时,期盼校友们带着更丰硕的人生答卷,重聚于这片梦想起航的土地,无论走得多远,母校都永远是最坚实的起点,最温暖的港湾!

集成电路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集成电路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胡智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