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2025年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在交大发布
2025年5月20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民意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完成的《2025年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发布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席教授、民意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主任钟杨,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沈丽丹,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曹杰,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研究员王奎明,20余家媒体参加了发布会。
钟杨首先对于报告以及研究过程进行了总体介绍。他指出,“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作为民调中心的品牌项目已经开展多轮,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本次调查开展于2025年3月至4月,中心基于“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指数”测评体系,对全国35个主要城市的居民进行了线上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每个城市抽取100个样本,并根据当地七普人口数据设置了样本的年龄和性别配额,最终保留有效样本3500个。报告包括了“基本公共服务”与“政府工作效能”两个维度,涵盖了近20项评价指标。
钟杨表示,总体而言,民众对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较高,74.14%的受访者给出了8分及以上的评价,特别是对于 “政府工作效能”维度的多项指标的满意度提升显著。他特别强调,上海表现亮眼,“基本公共服务整体满意度”在35个城市中排名第三(并列),特别是在“政府工作效能维度”所有六个指标中,上海均排名第一。
沈丽丹在发言中首先对于报告的发布表示祝贺。她特别指出,本报告的发布代表了三个回应,一个是对党中央始终坚持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治国理政根本性目标的回应,一个是对交大以及国务学院近年来所强调的做“顶天立地”式学问的文科发展路径的回应,一个是对民调中心所秉持的“关注民意”的初衷的回应。她特别强调,这份报告的意义,不仅在于“用数据说话”,更在于“为发展建言”。
在提问交流环节,媒体记者围绕报告的核心指标解读、热点城市的治理举措、特别是报告中所反映出的城市治理中存在的短板等问题与课题组展开了深入讨论,王奎明一同参与了交流。
《2025年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发布会由曹杰主持。
报告发布后,新华网、光明日报、中新社、中青报、中国日报、新民晚报、澎湃等近30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上海交通大学民意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是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交通大学于2009年共同建立。中心依托上海交通大学这所具有130年历史的“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发挥民意调查所需的文理学科交叉的优势,以民意调查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为载体,综合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与法学等诸多人文学科,以及统计学、计算机软硬件工程等理工技术学科,旨在系统地研究我国当下民意与舆情的特征、动态、发展演化规律,建设一流的民意调查研究数据库、案例库和工具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