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致远学院专班开展红十字初级救护员培训
5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红十字“致远学院专班”初级救护员培训在致远学院(光彪楼)二楼顺利开展。本次培训依托上海市红十字会“为民办实事”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校红十字会联合发起,校医院院长陈康、致远学院常务副院长何峰、党委副书记吴晓玲、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林秀娟、校红十字会办公室负责人王平、上海市红十字会核心师资任珍及三位助教出席,46名致远师生参与培训。活动由王平主持。
何峰在培训开始前致辞,他向市红十字会、校红十字会以及急救讲师培训团队致以诚挚谢意。他指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同时,要同样重视对生命价值的认知培养,他希望同学们在实验室操作精密仪器的双手,也应当具备守护生命的力量;在验证各类公式的严谨思维中,同样需要建立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他结合近期某考生运用规范急救技能成功救助同行者的社会新闻案例,指出急救不仅是技术,更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主动伸出援手。他勉励致远学子在精进学业的同时,更要涵养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精神。
陈康从一名专业医护人员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了“人道”“博爱”和“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理念,并结合救护、救助、救援等方面内涵阐述了红十字精神与高校应急体系建设的关联。同时,他对致远学院将生命健康安全教育纳入育人体系的重视给予了高度评价。
王平系统梳理了学校近年来构建的覆盖全体师生员工的常态化培训机制和急救教育体系。她表示,校医院与校红十字会始终秉持“生命至上”原则,切实履行校园健康守护者的职责使命,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健康教育与急救培训,有效提升了师生急救技能水平,筑牢了校园安全防线。
本次培训采取分阶段教学模式,学员需先提前完成线上课程学习及测试,再参与线下技能实训与综合考核。在实践教学中,培训团队围绕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备操作使用、气道异物排除急救方法及创伤包扎应急处置等关键技能开展教学与指导。
作为致远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之一,此次系统化急救培训让致远师生们切实增强了应对突发状况的救护能力。这既是弘扬红十字人道主义精神的有效载体,也是构建校园生命教育体系的重要实践,进一步推动形成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