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传承与弘扬黄旭华精神,打造交大文博“大思政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讲好科学家“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感人故事,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依托交大含蕴深厚的“科学家精神”传统,充分发挥科学家精神的价值引领力,将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形成了独具交大特色内涵的高校铸魂育人新路径。

1.jpg

凝聚档案校史文博力量 策划科学家展览

2月22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和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承办的“于无声处——黄旭华校友纪念展”在文博楼一楼开幕。展览以26块展板和70余件档案文献,全面回顾了黄旭华学长为国奉献的一生,讲述了他与交大的悠悠思源情。

为深入做好传承科学家精神、追思纪念黄旭华学长,中心在学校统一部署下,积极谋划、迅速落实,从主题提炼到展品遴选,从内容阐释到版面设计,强化统筹协调、深化部门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打好档案、校史、文博三大业务板块协同联动的“组合拳”,仅用两周时间,一场全方位传承和弘扬黄旭华学长崇高精神品格的科学家展览就在文博楼与交大师生见面了。

招生报名单、学生调查表、学业成绩单、获奖学金情况、参加社团信息、毕业信息、读书所用教材、地下党校友回忆录亲笔签收单等,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均出自中心的馆藏档案和校史征集资料。展品中,一份“大江歌咏团的社团登记表”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负责人姓名一栏,“黄旭华”三个字赫然在目。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学运高涨年代,黄旭华在交大参加了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山茶社”,他和伙伴们通过这个阵地,以各种形式演出大量蕴涵进步思想的剧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黄旭华也因为在“山茶社”的卓越努力,不仅成长为“山茶社”后期的负责人,而且其思想也渐渐发生了实质性的演变,逐步成长为地下党培养的进步青年。黄旭华学长曾说:“有一位武汉的小朋友问我是如何适应这种保密性极强的工作生活的,我说是交大从事地下工作接受了组织性、纪律性的教育”。

result.jpeg

凝聚档案校史文博力量,策划科学家展览,是中心围绕学校大局、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思路和重要举措。此前,中心相继举办过“咏其骏烈 诵其清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顾诵芬校友事迹专题展”“大巧若拙——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文俊校友事迹展”“科教兴国 开创未来——‘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杨嘉墀校友专题展”“铸箭牧星——‘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希季校友专题展”。这些交大杰出校友科学家展览,以展带藏,以研促展,渐成系列,初具规模,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校园优良学风,营造了创新氛围。

201场沉浸式参观 实现科学家精神学习全覆盖

2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学追思纪念黄旭华学长座谈会在文博楼举行。会前,校领导及学校老领导代表参观了“于无声处——黄旭华校友纪念展”,深切缅怀学长科学报国、无私奉献的光辉一生,追思学长爱国奉献、求真务实的崇高风范。

8.jpg

3月19日下午,纪监巡党支部与校党委巡视组赴闵行校区文博楼“于无声处——黄旭华校友纪念展”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听取讲解,对实物、手稿和照片的沉浸式学习,追寻黄旭华学长奋斗足迹,重温学长求学交大、献身国防的感人故事,深刻感悟黄旭华学长“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的伟大精神。

9.jpg

为着力把专题展览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从设定讲解框架、确定讲解内容,中心快速组建了一支由专家学者为引领、专职讲解员讲解为主力、学生志愿者讲解为补充的讲解队伍。他们紧扣展览内容,融入感人故事,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讲解服务百余场。

在学生志愿讲解队伍中,不仅有文博志愿者服务队的同学们,还有来自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院学院的11名学生,2023级直博生梁建就是其中一位。他表示:“作为船建学院学子参与黄旭华纪念展讲解,同出一院的渊源,使黄旭华学长的故事从入学首日便深深浸润着我的求学之路。在讲述中,我深刻体悟到科技之硬背后是‘于无声处’的精神之柔:从前我只知深潜试验的惊险,如今懂得是父母行医乡里的赤诚家风与交大‘爱国荣校’的育人传统共同铸就了‘此生属于祖国’的信仰;从前只知惊叹老一辈科学家‘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豪情,现在明白深潜精神早已化作基因融进新时代的长征路。当物质的浪潮冲击信仰、社会走向精神真空时,黄旭华学长用‘隐姓埋名三十载’刻写的答案依旧在指引青年破浪而行!”

5月8日,“于无声处——黄旭华校友纪念展”圆满落幕。在76天的展期内,共有201个参观团队,45638余人走进文博楼,追思纪念黄旭华学长,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其中包括党委宣传部党支部、人力资源处(教工部)党支部、国际交流处党支部、工会党支部、发展联络处党支部、校友总会办公室党支部、保卫处党支部、校园管理办公室党支部、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党委、海科院党委、机械学院航空动力研究所党支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关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党支部、转化医学研究院直属党支部、体育系小球党支部、张江研究院党支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高年级党支部、智慧能源创新学院学生党支部、海洋学院23级硕士生党支部、电院博士生微米党支部、电院毕业生党员等等。从机关到院系,从教师到学生,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党员纷至沓来,使得展览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辐射和蔓延,掀起了全校向黄旭华学长学习的热潮。

17.jpg

融入“大思政”育人格局 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

“1944年,黄旭华报考了渝校的交通大学,以第一名的成绩被交大造船系录取,开始了在交大的求学岁月。”展览策展人、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副主任、交大校史博物馆馆长欧七斤研究馆员,为励行讲堂200名师生、青马党校759名预备党员、交大二附中92名初一学生、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等单位带来以“黄旭华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为主题的精彩讲座,推动其事迹和精神在广大师生中深入人心,激励着师生在红色血脉的传承中筑牢信仰根基,在强国征程的号角中明确使命担当。

18.jpg

同时,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心加强“馆校+”的联建联学联动,通过“红色展览进校园+红色档案进课堂+红色宣讲润人心”,将思政课从博物馆场域拓展到更广阔的空间,打造中心和学校的共育模式。

19.jpg

4月21日,“深潜无声· 报国有痕——黄旭华院士精神进校园主题升旗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举行。这是中心“于无声处——黄旭华校友纪念展”全国巡展的第一站,也是走进中小学的第一站。 闵行区政府督导室、闵行区教育局、江川街道、交大实小、交大基础教育办公室和档案文博管理中心的相关领导共同为展览揭幕。伴随展览一同送去的,还有黄旭华在重庆报考交通大学时手填的报名单复制件,接过这份沉甸甸的礼物,同学们在交大吴懿欣同学的带领下,以蓝天为证,以领巾为誓,齐声高呼“深潜无声  报国有痕!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这铿锵有力的誓言正是对传承黄旭华院士精神的承诺,也是对未来的庄严宣誓。

20.jpg

4月23日,“于无声处——黄旭华校友纪念展”走进上海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河南省高校、中小学的校长、科技辅导员、学生以及优秀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感受黄旭华院士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报国志向。

接下来,中心将全面启动多方同步巡展,推动展览陆续走进交大二附中、交附闵分、华师大基础教育集团等学校,以“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为载体,建构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赋能。

21.jpg

讲好科学家故事,上好科学家精神的大思政课,是中心积极发挥文博思政教育作用,厚植思政课底蕴的有力抓手。未来,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将继续服务学校中心大局,全力做好科学家档案的征集保管、科学家故事的研究阐释、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弘扬,推动科学家精神融入“大思政”育人格局,激励新时代的交大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徐骞
李睿芝 程源渊
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李晓彤
钱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