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举办“AI赋能国际化能力提升工作坊”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深度融合的新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度重构国际交流格局。2025年4月25日上午,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主办的“AI赋能国际化能力提升工作坊”在闵行校区东晖园3号楼百川堂举行。活动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中的创新实践,特邀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副教授贾开、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副主任兼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姜开达作专题分享,吸引全校百名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探AI驱动外事工作智慧化转型的创新路径。会议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马威主持。
贾开以“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背景下的外事工作:形势、机遇与挑战”为题,系统剖析技术演进与全球治理规则变迁的逻辑链。从数据跨境流动、ICANN改革到数字税协调机制,他指出AI治理已进入新阶段,以DeepSeek的突破性进展为例,强调了开源协作对技术迭代的战略价值。他指出面对AI领域的技术竞合与国际规则博弈,极需通过联合培养、多轨对话深化国际合作,将外事工作嵌入全球治理体系重构进程。
姜开达在“AI技术驱动国际交流的变革”演讲中,通过案例演示阐释AI在教学、科研及管理中的赋能价值:语音实时转录、多语言字幕生成、合同自动化预审等功能的整合,显著提升跨语言协作效率,破解资源分散与语言壁垒难题。他同时强调,AI应用需坚持“技术辅助、人工主导”原则,通过多重校验保障结果准确性与合规性,未来学校将深化AI全域融合,构建更具韧性的国际化创新生态。
交流互动环节中,与会教师围绕“AI的本质”与“有效技术应用”等概念展开深度探讨,并形成共识:人工智能作为工具,其核心价值在于释放时间资源、优化工作效能,从而为师生聚焦科研创新与跨学科能力提升创造更广阔空间。
本次工作坊以技术为翼、以全球视野为锚,不仅为上海交通大学外事工作注入了智慧动能,更彰显了高校在人工智能治理与应用领域的引领担当。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AI技术与国际化战略的融合,推动构建更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全球合作生态,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谱写数智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