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致远学院“AI通识课程建设研讨会”举办,共绘课程建设新蓝图
2025年4月15日下午,一场聚焦“AI通识课程建设”的研讨会在致远学院300号大会议室顺利举行。此次会议汇聚了学校教务处、学生创新中心领导及骨干教师,致远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院、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人工智能基础通识课程授课教师,以及致远学院领导和管理团队等18位专家,共同围绕AI通识课程建设展开交流探讨。会议由致远学院副院长周栋焯主持。
会议伊始,学生创新中心主任助理兼创新实践部主任楚朋志做题为“AI实践教学方案研讨”的分享。他凭借深厚的实践积淀与敏锐的领域洞察力,深入剖析了中心在“AI + 实践课程”领域的调研成果,全面阐述了学创课程的整体架构与运行情况,并着重介绍了分层实践内容规划,其中涵盖“AI + 实践”轻量级应用开发课程与进阶实践课程的具体安排。这一分享为与会专家打开了AI实践教学的新视野,为后续的深入研讨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务处教材与公共课程建设办公室主任田夏就学校推动建设面向2025级学生的AI基础通识必修课程进行了解读。他详细阐述了学校的战略构想、任务规划以及开课的具体需求,让与会专家清晰了解到学校在AI课程建设方面的宏观布局与长远规划。
来自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刘佳璐老师则从学院教学实际出发,生动展示了目前管院相关教师参与建设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大纲,并坦诚分享了在面向管院学生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这些鲜活的教学案例与实际困难引发了与会专家的强烈共鸣,促使大家从不同专业视角审视AI课程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
随后,现场进入了热烈的讨论环节。在场交流的教师们围绕课程建设的核心目标、具体要求、目标受众、学生层次差异、专业特性、师资配备、资源保障、学分学时设置以及是否允许各学院自主开设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思维在交流中不断碰撞,现场气氛持续升温。期间,学生创新中心主任刘胜利向参会专家详细介绍了学生创新中心的资源配备体系,以及服务学生的体量范围。通过充分交流与深入探讨,与会专家对AI通识课程建设形成了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为后续的课程建设提供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思路与建议。
经过激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周栋焯总结各方发言并给出建议,学校可以通过广泛收集人文社科类专业教师的开设需求、实际困难与痛点,进行系统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建议由教务处统筹师资与课程资源,致远学院可联合学生创新中心与网络信息中心等部门提供技术支持与案例资源,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并制定课程大纲。该建议获得专家组的认同,为AI课程建设指明了可操作的方向。
本次“AI课程建设研讨会”在热烈而有序的氛围中圆满收官。会议不仅为各方搭建了一个高效交流与深度合作的平台,更为AI课程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相信在各方的协同努力下,致远学院以及学校兄弟院系的AI课程建设将稳步开展,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