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后勤保障中心-电气工程学院产学研合作共建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市教委非竞争性社会科学课题开题会召开
4月17日,后勤保障中心-电气工程学院绿色校园产学研合作共建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市教委非竞争性社会科学课题开题会议在总务楼召开。市教委后勤保卫处处长贺小虎、华东师范大学后勤保障部部长刘萍、上海市太阳能学会监事李正平,后勤保障中心主任蒋立峰、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劲湘、文科建设处副处长高延坤,以及共建双方代表等参加。会议由后勤保障中心副主任齐井刚主持。
课题负责人蒋立峰进行开题汇报,他系统分析了高校“双碳”建设现状、能源转型面临的挑战;课题组已初步建立校园能耗和碳排放模型架构,拟通过降碳模拟仿真融合上海高校能源大数据分析,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转型方案。
由电气工程学院教授何光宇领衔的专家组,对课题进行评审,并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助力课题深化。经过深入研讨和综合评议,专家组一致同意课题通过开题论证。
贺小虎表示,该课题研究对市教委破解绿色低碳转型难题具有开创性价值,希望课题组将理论模型转化为管理工具、将试点经验转化为制度规范,为全国高校低碳转型提供示范引领。
后勤保障中心能源保障部副主管沈海军代表合作共建工作组系统回顾了七年合作历程。2024年共同完成自趋优节能平台二期建设、申报市教委课题申报研究、开展“电工学堂”劳动教育、成功申报科普教育基地、举办技术比武等十个方面,推进智慧能源校园建设成效卓著。
电气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许少伦详细汇报了2025年合作共建计划。双方将围绕校园楼宇低碳建设、联合申报市教委补贴及课题、持续开展“电工学堂”劳动教育、实施能源实践与培训等七个方面开展工作,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建。
共建团队教师代表刘学智分享了综合能源系统研究的成果,为校园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李劲湘高度评价双方合作共建成果,七载深耕铸就了产教融合的交大样本。他希望双方继续在校园低碳转型、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方面合作开创新篇章。
蒋立峰表示,合作共建实现互利共赢,双方要加大队伍培养,打造“后勤+电气”特色人才梯队,在校园能源管理、劳动教育、科普教育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后勤保障中心与电气工程学院双方合作迈入新阶段,携手为教育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交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