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
3月26日上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在学院B411会议室召开春季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云文,教研部全体教师、课程授课教师参加了集体备课。本次会议专题研讨如何更好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质量,邀请高福进、彭正德、赖锐、董方等老师作课堂设计与教学经验分享。会议由教研部主任郑丽平主持。
邢云文指出课堂设计和结构化呈现的重要性,强调通过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借鉴中小学课堂设计,结合大学课堂特点,从课程教学结构化设计出发提高课堂的“抬头率”。邢云文特别强调案例教学的方法论含义,每一章教学应围绕一个核心问题、一个典型案例、一个教学逻辑展开,通过案例研讨和方法创新,聚焦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邢云文还指出要深化教法研究,强化对课程重难点的解析,全面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育人功能。
随后,各位受邀老师就如何优化课堂设计、强化教学效果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董方提出,在备课环节要做到通读教材和课件,提炼重点问题,同时通过阅读最新文章、报纸社论等,补充鲜活的案例,以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增强教学深度。在教授环节要进一步加大案例讲解密度,将故事讲得更加生动,通过互动式教学提炼核心问题,采用引导式提问,激发课堂讨论,营造更加活跃的教学氛围。彭正德与高福进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需注重思路与逻辑的清晰性,可以采取协作授课的方式优化教学组织结构,并且通过学生课堂展示的形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鲜活的案例内容,以增强情感共鸣与实践体会。赖锐表示,为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需在备课中将理论精华内化为自身的有机理解,针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特质与个性,创新教学方式,例如使用互动教学的模式,采用调查问卷收集问题,既保障互动质量,又回应学生关切。
与会教师听取经验分享后积极开展讨论,一致认为对课堂进行结构化设计有其必要性,一致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优化教学环节设计,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在课程备课与教学打磨过程中不断获得成长与提升,助力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