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领导班子2025年寒假务虚会举行

2月14日至15日,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领导班子2025年寒假务虚会举行。会议围绕教育强国建设和学校“十五五”规划开篇谋划目标,总结教务处2024年工作成效和预算绩效完成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研讨未来本科人才培养和管理方向,明确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副校长张兆国、教务处全体处领导和各科室主任出席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章俊良主持。

image.png

张兆国对教务处过去一年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教务处人才培养各项改革举措和成效。他强调,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本科教育则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教育教学的基础。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人才培养需要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教育内容需要和科技前沿相衔接,教学管理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数智赋能。对教务管理者而言,要紧跟时代变革,具备全球视野,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思考和谋划,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相适应;要加强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师生声音,设身处地为师生着想;要加快数智赋能招生、培养、质控等教学管理各环节,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会上,教务处领导班子成员武超、朱燕民、胡艳丽、仝月荣、徐振礼和王鸿东分别围绕招生,质控和实践,非学历教育、学业评价和信息化建设,教材与公共课程建设,大运行,教学研究等工作进行专项汇报。每场汇报后,与会人员针对相应工作重点、问题、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大家各抒己见,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image.png

武超对招生工作进行汇报。他总结了近年招生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2025年招生工作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健全招培联动机制,促进大中衔接协同育人,全力提升招生工作质量,推动招生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学校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源保障。

image.png

朱燕民对质控与实践工作进行汇报。他总结了2024年校院协同的质保队伍和体系建设、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工作机制、实践教学等工作成效,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025年将着力推动教学成果奖申报、本科教育教学质量院级评价试点、完善本科教育教学质保体系、教育领域重大设备更新、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认定等重点任务。

image.png

胡艳丽围绕非学历教育、学业评价和信息化工作三个板块展开汇报。在总结2024年工作成效和分析当前问题和挑战的基础上,明确了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非学历教育方面,进一步强化统筹管理工作机制,打造“管理+业务”双核人才梯队,探索构建“内容+渠道+转化”的宣传推广运营体系。学业评价工作方面,进一步落实招考分离政策,确保创新人才选拔的灵活性、多样性和个性化。信息化工作方面,深度融合AI技术,持续推进教学质量驾驶舱、一体化学习中心和个性化学习服务的建设,打造师生高度满意的智慧教学系统。

image.png

仝月荣对教务大运行工作进行汇报。她回顾了2024年教学运行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以转专业和退学新政为例,2024年成功实现学生100%自由转专业,退学新政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最长学制完成学业。她强调,大运行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守正与创新,一方面要优化完善教学运行的基本制度和规范,另一方面要敢于突破固化思维的限制,把切实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工作的第一性原理。展望2025年,计划推进AI与教学运行相关业务的深度融合、完善双学位和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校院两级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完全学分制、规范学士学位授予制度和完善成绩管理流程。

image.png

徐振礼对教材与公共课程建设工作进行了汇报。他分析了2024年相关工作经费支出绩效,重点汇报了公共基础课程中心建设的思路。他指出,近年来随着学生规模持续扩大,授课师资供给日益不足,公共课教学任务较重,对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影响较大,亟需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和教学研究,实现全校公共基础课程质量的全面提升。2025年,还将加快探索AI教材建设,推进AI大课建设,满足理工科和人文社科学生对AI知识技能的迫切需求。同时重点推进国家教材奖和“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的申报工作。

image.png

王鸿东对教学研究工作进行汇报。他重点汇报了“AI+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工作,介绍了2024年立项的AI+专业、AI+微专业、AI+课程等项目的建设进展,以及教育部首批人工智能赋能试点高校的建设措施和管理模式。未来将持续推动AI和不同学科领域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科专业调整,探索个性化学习新路径。同时,他还介绍了与“AI+教育教学”改革同向而行的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成效和进展,并对伯乐计划、平台管理等工作作了思考分析。

1bc81152b2cd04b71462fa4977eee704.png

章俊良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各位处领导对分管工作作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为人才培养下一步改革工作提供了清晰思路。他指出,高等教育功能正在悄然发生转变,教与学的形态也在面临重塑,这就要求教学管理工作者不断提升自我、革新自我,超前布局,探索新路,敢于破茧而出,以更包容、更开放、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成长,尊重学生作为鲜活自主的群体,给予学生更多选择和自由,把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素养培养作为今后长期努力的方向。同时,顶尖大学正处于发展的关键窗口期,要抓住机遇,着力发挥本科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和创造未来产业的战略作用,为学校跻身世界顶尖大学行列贡献应有力量。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教务处将以本次务虚会为起点,凝聚共识,守正创新,以更加崭新奋发的姿态、更加务实的态度和更加有力的举措,深入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推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为国家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张小燕 沈悦青
张小燕
教务处
王溪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