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积极心态与生涯规划”专题讲座
为助力学生生涯规划及职业发展,提升求职竞争力及职业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于11月26日下午举行了“积极心态与生涯规划”专题讲座,特别邀请到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教学赛道上海赛区总决赛(高教组)金奖获得者吴海燕老师主讲。出席讲座的还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巍、学工办全体老师及学院各年级研究生。
吴海燕老师从自我认知、深造升学、未来就业、研究生阶段规划四个方面,结合思政工作中的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分析,并建议同学们可以从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四个维度进行评估,特别强调应在研究生阶段筑牢专业基础、提升个人能力。对于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她提出应注重加强写作能力,才能在未来工作中发挥专业优势。此外,她还介绍了就业信息获取、简历制作及职业形象塑造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表达了自己的感想及困惑,包括在社交中提升领导力、时间的合理规划安排、面对就业压力及学术焦虑的心态调整等。对此,吴海燕老师均予以耐心解答,提供了诸多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
最后,张巍对吴海燕带来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她指出本次讲座内容紧贴学院学生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为同学们开展生涯规划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希望同学们能进一步在实践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学院也将继续为同学们搭建更多施展才能和实现价值的平台。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良多。2024级硕士生刘瀚月和王文慧表示吴老师从自我认知、深造、研修、工作就业等方面,深入浅出并结合自身经历,引导同学们以积极心态建立长期清晰的目标规划,在生涯规划上给不同年级的同学们都进行了指导,干货满满,生动有趣。2024级硕士生邓乐典也有类似的感受,通过吴老师的讲座,使其对自我认知评估更加准确,也对研究生阶段的规划更加明晰。2023级硕士生李垠辰也表示吴老师具备丰富的心理疏导经验、深厚的专业学识,特别是“不如把积累的焦虑转化为积累的能力”给予了提点和启发,未来也将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将焦虑转化为前进动力。2023级硕士生扎拉嘎呼表示面对当下复杂的就业环境,吴老师生动的讲解让其对未来职业规划更有信心,尤其喜欢吴老师的“人不要给自己贴标签,我们要的是不一样的自己”。2024级硕士生马佳茜则通过讲座中提到的认知自我的多种方法,获得了实用的生涯规划建议和求职技巧,并深刻认识到提升自身能力与实力才是应对当下就业挑战的关键,并表示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将继续完善自我,保持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