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揭晓,电院荣获4项一等奖

上海市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近日举行,隆重表彰为国家、为上海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斩获一等奖4项,一等奖获奖总数位居校本部第一。

3a2e132103939001732929a65799a33.png

一、现场级工业网络系统“感知-传输-控制”综合设计技术与应用(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8ebd79266c7e835395493ff155d0a9b.png

感传融合系列设备

b1eec0095a31b9bc064fa682179cbbc.png

工业信息物理综合测试平台

【成果完成人】关新平、陈彩莲、袁亚洲、张健民、郑忠斌、陈伯瑜、张晓峰、许齐敏

【成果亮点】项目针对高强钢轧制等智能制造现场面临的“复杂环境测不准、工序耦合难协同、综合质量难调控”等三大挑战,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泛在感知-适变传输-协同控制”综合设计理念。发明了匹配轧制节奏的时空动态感知触发和传输联合设计、网络环境下多工序逐级协同窄窗口控制、热轧工艺感-传-控综合质量调控技术,形成现场级工业网络系统综合设计技术体系。研发系列工业感传设备、工艺模型库、核心算法库等,并牵头制定3项国际/国内行业标准。在宝钢、三钢等多条热轧产线应用部署,提高了控制性能稳定性和成材率,助力宝钢1580热轧产线制造能力超越国际最具竞争力产线。

二、面向密码模块的新型信息泄漏分析和防护技术研究(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a4747b3dc0d7952a607b8e3ce61d9cc.png

8a7102570357b03ee95e763e39c5974.png

【成果完成人】谷大武、赵东艳、张驰、李玮、陆海宁、陆相君、曹培、李延、郭筝、刘军荣、许森、胡晓波、王凌云

【成果亮点】项目针对密码模块现实分析与防护面临的卡脖子难题,发明了端到端、自适应、深轮数信息泄漏分析技术,大幅提升了密码模块黑灰盒分析的准确性和成功率,显著减少了分析检测所需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发明了电源常数电流、实时复合监测、内生安全防护技术,在不损失较多性能的前提下,可有效抵抗高阶泄漏分析和故障注入攻击,部分技术从原理上消除密钥泄漏可能。形成了高安全等级密码模块的安全问题发现和破解能力,研制了信息泄漏分析检测工具,支撑建立了国密局批准的华东唯一商密检测机构,具备密码芯片和密码模块产品的先进检测能力,发明的新型防护技术用于自主可控密码模块的研制。

三、电池储能系统精细化管控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8e6f2fecc9ccf89dc96c5feafa6498c.png

电力电子化电池技术

387561bc77604ad3161bf12816e7e93.png

微信图片_20241025150345.jpg

基于电压补偿变换器的电池簇并联扩容技术

【成果完成人】李睿、蔡旭、李相俊、刘明义、严晓、陈国栋、徐君、黄蕾、李新强、王一鸣、王皓靖、张琛、彭程、杨佳涛、叶宗鑫

【成果亮点】项目针对当前电池储能装备故障预警及高效低成本能量管控技术瓶颈,研发电池电化学阻抗在线辨识、阻抗状态精确映射、电压补偿式并联扩容和大容量储能装备自适应稳定控制等核心技术,扩展电池安全预警时间窗口,降低储能装备能量管控成本、损耗及功率响应延时,大幅提升电池储能装备的安全性、经济性与稳定性;研制电力电子化电池、安全预警运维平台、电压补偿型变换器、10MWh级储能装备、储能构网控制器等系列产品,成功应用于大容量电池储能装备设计与运维、可再生能源配储、多源混合配储等领域。

四、移动端轻量化智能计算关键技术与平台应用(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6c6d27bb810b99343864fd3b3605a1d.png

成果贡献框架图

6bc83f3bbce40d6bdef4d04f1cafa57.png

端侧轻量化三维试用技术产品获央视报道

【成果完成人】吴帆、牛超越、吕承飞、张圣宇、郑臻哲、柏林、郝建业、姜霄棠、吴子奇、赵洲、彭垚、程战战、余刚、吴飞、陈贵海

【成果亮点】项目面向经济主战场,聚焦支撑互联网平台经济的智能计算关键技术,针对云侧大模型服务响应延时高、个性化不足、负载成本高等瓶颈,研究移动端轻量化智能计算新范式。项目针对移动端时序数据稀疏异质、视觉模型规模受限、三维任务难以支持三大关键挑战,构建了以时序预测模型轻量化、视觉检测模型轻量化、三维交互模型轻量化为核心的技术新体系,研发了移动端智能计算通用系统平台,并在阿里巴巴的搜索推荐、智能直播、AR试用等重要业务场景大规模应用,进一步推广应用到多家公司,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电院将始终坚持“四个面向”,脚踏实地,勇攀高峰,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曾添一
刘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