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上海交大教授王宁、叶舒宪获颁中国比较文学 终身成就纪念证书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8月17-19日在大连外国语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葡萄牙、巴西等10个国家近200所高校的4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
本届年会主题是“新文科建设与跨文化视阈中的比较文学”,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和大连外国语大学共同主办,年会深入探讨跨文化视阈下的中外文学与中西文明的交流互鉴,推动中国比较文学学科体系与学术话语体系的创新建构,为推动比较文学学科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当下,如何推动文科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的融合创新,如何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根脉的同时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是比较文学研究意义所在。面向新时代,比较文学的研究要让世界聆听更多中国学者的声音,实现多元文明互学互鉴。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欧洲科学院院士露西亚·波德丽妮(Lucia Boldrini)发表视频贺词,她感谢中国比较文学学者在国际比较文学界的参与和贡献,并邀请中国学者参加将于2025年7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二十五届年会。
本届年会设有20个分议题,专门开设“名师面对面”青年论坛和“中国科幻的出海与还乡”“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两个特别论坛。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第十三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叶舒宪在致辞中指出,作为人文学科的一支重要力量,比较文学学者通过中外人文交流来实现一种“人文外交”,可为中国人文学术真正走向世界做出更大贡献。叶舒宪建议,比较文学不仅要在中国学研究中掌握应有的话语权并发挥引领作用,同时也要就一些具有普适意义的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中国学者的议题和方案。
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前主席、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张隆溪认为,不同的文学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传统,必须要对各方的文学和文化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并在理论上发掘有可比较的问题,如一个概念或主题作为比较的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作用比较文学发展。
会议期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决定向为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作出卓越贡献的几位老会长和副会长颁发中国比较文学终身成就纪念证书。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王宁和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叶舒宪双双获此殊荣。他们分别在比较文学学科领域辛勤耕耘了近四十年,曾担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五任和第六任会长。在本届年会上,他们分别作了主旨发言。
王宁教授自1985年出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国际研讨会以来,迄今已经在这一学科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39年,他为中国比较文学以及整个人文学术的国际化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
叶舒宪教授大学本科毕业后就开始从事外国文学教学,后于1987年正式步入比较文学学科,他较早译介西方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并结合中国的远古神话传说,提出了中国独特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范式,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
本届年会还进行了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接,上海交通大学的几位教授分别担任学会的领导职务。王宁和叶舒宪被学会聘为学术顾问,继续对学会的工作给与指导。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高旭东继续担任副会长,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尚必武被选为常务理事,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彭青龙和教授杨明明继续担任理事。
据悉,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于1985年,由当时的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后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秘书处设在北京大学,是中国人文学科中最大的且最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一级学会之一,现有会员1000多人,是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的团体会员。首任会长为杨周翰,季羡林为首任名誉会长,钱钟书为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