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柔性电子多物理量监测系统可靠性测试分析技术”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召开

7月20日,由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马少鹏教授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重点专项项目“柔性电子多物理量监测系统可靠性测试分析技术”项目,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召开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会议采取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同步进行。

640 (6).jpg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裴志永处长代表项目管理部门参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质量研究分院院长刘碧松研究员、厦门大学肖亮教授、中山大学副校长郑跃教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601所徐星研究员、成都大学王清远教授、天津大学仇巍教授等16位项目跟踪和责任专家到会把关指导,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薛鸿祥教授,前沿创新研究院计划项目办公室郭金超主任,船建学院副院长、工程力学系主任王本龙教授,工程力学系副主任龚晓波教授,以及项目各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等参加了会议。项目启动和实施方案论证环节分别由王本龙、龚晓波主持。

640.png

薛鸿祥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在科研体系改革、国家战略需求对接等方面的成绩和重要举措,对有关部门及专家对项目组前期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学校将充分落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的相关要求,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全方位支持,并期待与专家组、项目组共同推动项目高质量完成。

640 (7).jpg

裴志永在致辞中对本次项目启动会表示祝贺,并对参研单位提出了中肯建议,强调各参研单位要履行好法人单位责任,做好课题和项目管理、加强多方面沟通和交流,为项目高质量完成打好基础。项目责任专家组组长仇巍教授强调了该项目的重要性和挑战性,希望项目组全体成员能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注重实效,以高度的热情和全力的投入来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640 (8).jpg

在项目实施方案论证环节,项目负责人马少鹏教授介绍了项目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内容、课题分工、进度安排和预期成果等。随后,各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课题的实施方案、考核指标等。

640 (9).jpg

项目跟踪专家和项目责任专家针对项目进展和实施方案等提出了指导意见和建议,认为项目实施方案论证规范,总体实施技术路线、计划进度和主要时间节点可行,可以启动研究。

启动会后,项目组立即召开了内部讨论会,项目和各课题负责人针对专家的意见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并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路线图。

柔性传感是实验力学领域的新兴技术,在重大装备的服役检测和监测中能够发挥关键作用。“柔性电子多物理量监测系统可靠性测试分析技术”项目的目标是解决柔性传感系统在服役环境下的可靠性分析、测试和标准问题,深度推进其工程应用。项目于2023年上半年开始论证、申报,12月通过评审并立项,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联合北京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本项目是船建学院工程力学系实验力学团队承担的又一重要科研任务。近年来,实验力学团队聚焦装备检测方向,分别在先进光测力学方法、柔性传感测量技术,以及重大装备检测与分析诊断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先后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5项,组织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3次,研究成果应用于多个重要型号装备的研制和运行监测中。本次承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将进一步支撑实验力学团队夯实关键研究方向,推进研究成果的重要应用,从而扩大相关领域的影响,为学科水平提升做出贡献。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张海霞
谢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