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2024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科学与艺术工作坊举办

AIGC点燃科艺融合新纪元

7月20日至22日,以“瞬间与永恒——传统与AI共舞的科学与艺术奇境”为主题的第七届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科学与艺术工作坊(以下简称“工作坊”)在明媚盎然的夏日火热开班。本届工作坊由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科学与艺术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李政道研究所、物理与天文学院、设计学院联合承办。

1-4.jpg

7月20日,各位学员及指导老师代表一齐走进上海天文馆交流学习,并特别参观在天文馆展出的李政道科学与艺术大奖赛获奖作品。自天文馆返回后,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助理李晟、设计学院设计系副系主任孔繁强等两位指导老师做现场导学,解读科学与艺术融合创作的内容与目标。

6-5.jpg

工作坊开幕式于7月21日上午在图书信息楼九楼多功能会议厅举行,仪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徐璟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刘建新致欢迎辞。刘建新表示,今年的科艺工作坊特别加强了AI创作技巧的学习和实训,并首次在科艺大奖赛中开辟了AI创作赛道,将前沿技术融入传统艺术创作中,为科学与艺术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7-8.jpg

李晟、孔繁强作为班主任讲话。

9-14,15.jpg

李政道研究所盛政明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的陈天翼老师、人工智能研究院晏轶超助理教授分别围绕超快激光、科学技术引入艺术创作、生成式人工智重塑人类未来等主题带来讲座。讲座结束后,学员们亲身体验了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体验了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无限可能。实训环节得到了哩布哩布AI平台技术支持和上海飞常必要文化有限公司的专业指导。

16-19.jpg

20-25.jpg

在创意实践阶段,学员们依照专业随机分为五组进行讨论创作,学员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了创作灵感与初步实践。朱刚、盛政明、李晟、孔繁强、卢意等逐一进行深入点评和交流。各位指导老师肯定了学员在短时间内迸发出的创作灵感,鼓励学员们在后续的创作中采用更新颖的叙事方式,更严密的叙事逻辑,敢于突破传统,大胆思考,勇于实验,精细创作,带给观者更良好的体验。同时各位老师也强调,使用AI进行创作出优秀作品并非易事,要注意在不断修正和探索的基础上利用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生的艺术成果。

20240724_093118_773.jpg

本届工作坊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江南大学等11家高校及机构的师生和艺术家加入除艺术类专业背景外,工作坊还吸引了航空航天、数学、信息技术、物理学、环境、法学、文学等专业的学员参与,是一场真正意义上文理交叉、科艺交融的盛会。工作坊以传统艺术创作为主,结合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一系列的讲座、实战培训和创意研讨,推动科学与艺术的深度对话,激发创新思维。

20240724_093213_158.jpg


邓宇峰
周衡、陈煦蔚
图书馆
刘嘉宁
任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