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对话AI技术 提升数智素养

2024年度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第四期馆员培训展开

为提升馆员的AI素养,赋能馆员更好适应数智时代的要求,2024年7月15日,为期两天的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第四期馆员素养培训在图书信息8楼报告厅拉开序幕,此次培训以“对话AI技术 提升数智素养”为主题,全体馆员积极参与。

20240717_165856_311.jpg

培训有专家讲座、交流分享、小组研讨、结项汇报等形式,第一天培训的主要内容为专家学者作关于AI赋能的相关报告,邀请到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邵波和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生孙博文做主题分享。

2.jpg

刘炜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未来图书馆”为题,从数据驱动到机器智能、从智慧图书馆到“未来图书馆”、从共建共享到“生态共赢”三个维度,深入介绍了大模型(LLM)技术对图书馆的影响、图书馆大模型应用的六种策略、智慧图书馆中大模型典型应用的场景,指出未来图书馆是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跨媒体资源、多模态服务、数实共生的新空间,提供多模态、泛用户、无边界的大服务。图书馆需要基于大模型技术构建开放的解决方案,提供新质服务力。同时,未来图书馆的馆员需要具备AI五级素养,成为AI时代的领航员。报告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3.jpg

邵波以“AI时代高校图书馆专业化能力与馆员队伍建设”为题,从AI在图书馆应用的背景、AI与智慧图书馆建设、图书馆专业化能力的需求、学术图书馆工作重心的转移、图书馆队伍建设与管理五个角度,深入剖析了AI给图书馆的数据资源、智慧服务、系统平台、情报工作、馆员专业能力建设等方面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指出高校图书馆管理是GPT时代转型的关键所在,图书馆应把握人才与技术的“双抓手”,加强图书馆专业化能力培训,适应数智时代的需求。报告为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启发。

4.jpg

孙博文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与智慧图书馆建设”为题,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大模型技术的兴起,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当前面临的挑战,展望了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科研支撑作用,包括智能问答式文献检索系统、智能信息聚合和推荐系统、智能数据处理与可视化平台、智能文书生成与审阅平台等。报告最后指出尽管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发展迅速,但在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道路上仍然充满挑战,技术的实际应用和确保大模型的安全性与可控性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7.jpg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程金华就第一天的培训进行了总结。他对所有参与培训的专家和馆员表达了诚挚的感谢,认为专家们的报告精彩实用,为图书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深刻的洞见。他强调,图书馆的本质在于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播,其核心要素包括专家、技术、管理和人员。他鼓励馆员在积极拥抱新技术的同时,也要坚守人文精神,继续做好传统工作,努力实现自身发展与图书馆整体发展的最佳平衡。

6.jpg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刘建新、馆长程金华分别为三位专家学者颁发了感谢证书。

5.jpg

当天还进行了图书馆(第六期)科研创新培育计划项目的答辩。六位项目负责人分别从研究的背景、方法、过程、结论以及存在的不足等角度,全面汇报了各自项目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学术委员会的委员们对所有项目进行了中肯的点评,认为这些项目紧密结合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充分展现了图书馆青年馆员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积极思考。同时,委员们也针对性地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帮助项目负责人后续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研究工作。

兰小媛
李靖
图书馆
刘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