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转化医学国家科学中心(上海)中西医结合大科学计划预研项目结题交流暨物理生物医学与临床转化交流研讨会召开

2024年5月27日,转化医学国家科学中心(上海)中西医结合大科学计划预研项目结题交流暨物理生物医学与临床转化交流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大楼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凯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林国强,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樊春海,以及来自各高校、研究所、医院的3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

b56c120a57803c97bb51a2b02c9ce92.jpg

会议重点围绕中西医结合大科学计划预研项目在结课题进行了现场交流。北京医院李宏义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李医明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李宾研究员、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冬研究员、上海大学诸颖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田佳星副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盛丽莉研究员、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刘珺副主任医师等多位专家学者就相关领域分别介绍了研究进展情况。

与会专家围绕物理生物医学与临床转化进行了交流研讨,并特邀上海中医药大学吴焕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毕宇芳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程蜀琳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段锐教授分别围绕物理生物和运动医学相关领域作学术交流报告。

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张显明致开幕词并介绍与会人员。副院长孙洁林介绍转化医学设施和运动转化医学中心情况。院长助理葛志磊主持本次会议。

会议主席樊春海院士代表会议承办单位发言,他指出,本次会议一方面是中西医结合大科学计划预研项目结题交流会,结题代表结束,也是新的开始,希望大家可以通过交流推动更多事情的落地发展,做面向未来的研究;另一方面,本次会议也是物理生物医学与临床转化交流研讨会。近年来的科学进展越来越展示出物理学与生物医学在新时代的交叉新机遇。他强调,中西医结合领域要在国际上站住脚,离不开高水平的实验设计及高质量的临床证据,这需要群策群力,也需要引入不同学科的高水平交叉研究。

陈凯先院士就“中西医结合研究科学计划”的交流讨论发表了自己的感想。他指出,转化医学国家科学中心推动的项目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更重要的是创新了一种推动发展新机制,打开了学术门户间隔,凝聚了多个学科的交叉科研工作者。我们对中西医结合一定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一方面要积极学习西方现代医学,正视当前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历史瓶颈,着眼突破中医自身的封闭性;另一方面要继续发扬中国传统医学,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实现现代医学体系和传统医学体系有机融合。陈院士同时强调,推动中西医结合,要探索建立统一的医学和药学体系,最终融合发展为一门新医学。这个过程中要排除片面认识,以提高疗效为根本目的,将统一于“人”的传统中西医改变为统一于“病”的新医学,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的结合方式,推动理论创新,推动病症合一。陈院士同时希望,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代表的科研平台要发挥好特有优势,重视高水平的临床研究,方法上要具有示范性,成果才能具有引领国际的影响力。

转化医学研究院
转化医学研究院
汪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