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上海交通大学第六届思源海洋会议举办

2024年5月10日~12日,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六届思源海洋会议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召开。

合影.jpg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苏纪兰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林忠钦院士、Michael Bender院士,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原一级巡视员秦为稼,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李铁刚,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李超伦,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刘顺林,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陈建芳,浙江海洋大学副校长王健鑫,来自20余家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周承以及海洋学院领导出席会议。会议开幕式由海洋学院副院长王风平主持。

微信图片_20240512092906.jpg

会议主席苏纪兰院士代表会议组织方对参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在海洋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需要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需要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海洋事业持续注入新的活力。思源海洋会议是资深专家传递经验与积累的平台,更是青年学者展示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智慧和青春力量的场所。“海洋示踪”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议题,充分体现了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也与“思源”主题相呼应,期待各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

微信图片_20240512092850.jpg

周承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专家学者的与会表示诚挚欢迎。他指出,上海交通大学持续深耕“大海洋”战略,融合多学科优势,致力于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培养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希望借此机会,加强与海内外各科研院所、各学科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海洋科技事业的繁荣发展。

微信图片_20240512092914.jpg

刘顺林在致辞中表示,依托部部共建指导,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共同探索开拓新的科教融合发展模式,近几年在科研项目申请、平台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合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成果。希望本次学术论坛围绕“海洋示踪”,为各位领域内专家学者、更多的年轻学者提供优秀学术成果的展示平台。

微信图片_20240512092859.jpg

陈建芳在致辞中表示,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共建海洋学院五年多来,努力推动实质性合作,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所校科教融合之路,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丰硕成果,同时也打造出思源海洋会议这一品牌。相信资深专家和优秀青年人才共聚一堂,通过思源海洋会议这个平台,一定能碰撞很多思想的火花,为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留下浓重的“示踪”印记。

微信图片_20240512092841.jpg

周朦首先感谢多方近年来对上海交大海洋学院发展建设的支持,随后从学院历史、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科研基地等几个方面简要介绍了上海交大海洋学院的基本情况。

DSC08320.JPG

本届会议以“思源:海洋示踪”为主题,共设39个专题学术报告,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袁东亮研究员、天津大学陈玖斌教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张干研究员、同济大学李荣兴教授、厦门大学柴扉教授、俄亥俄州立大学刘征宇教授、复旦大学杨海军教授分别带来主旨报告,参会专家学者结合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探讨海洋中的示踪方法及其在海洋和气候过程研究中的运用,学术氛围十分浓厚。

本次会议汇聚了多位国内外海洋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带来紧扣会议主题、紧跟前沿热点的精彩报告。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将继续以“饮水思源”为启示,努力推进海洋学术共同体建设,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合作,推动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谢安琪
海洋学院
谢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