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党支部举办学习交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术沙龙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11月2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党支部举办学习交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术沙龙。院党委书记余新丽、党委副书记张巍、组织干事袁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党支部全体党员教师和学院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代表30余人参加本次学术沙龙。本次活动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党支部的优秀主题党日案例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邀媒体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常河山作为观摩员莅临指导,学术沙龙由党支部书记张玲主持。

图片1.png

张玲首先汇报党支部开展“优秀主题党日活动案例”工作的进展情况,本次学术沙龙是第二次活动,党支部已于10月29日赴江苏常熟,与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党组织开展“研习习近平文化思想 弘扬革命文化”的共建活动。12月中旬,党支部将联合硕、博士研究生党支部举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知识竞赛”。

张玲领学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她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论述深刻,第一次提出并全面阐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容博大精深,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要沿着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条主线,进一步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特性、建设,以及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两个确立”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上下功夫。

微信图片_20231201205704.jpg

张巍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文化新使命》为题,从青年教育视角谈了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体会。她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经过长期的理论积累和创新后才得以形成,不仅具有理论高度,也是行动纲领。她指出,不仅要学习好研究好习近平文化思想,而且要把第一课堂同第二课堂有机联动起来,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肩负起建设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图片2.png

高福进、冯霞、赖锐、张杨、邓涛、杨世照、丁思薇相继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两大源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五个特征、从群众层面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现代化逻辑、以数字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方面进行主题发言。

常河山对本次主题党日活动进行了点评。他表示,本次学术沙龙选题新颖,内容丰富,学术性强,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发言的师生准备充分,研讨内容翔实深刻,选题新颖深刻。实现了教学和科研的良性互动、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效果长远。

图片3.png

余新丽作总结发言。她指出,领学和交流分享的师生们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代化逻辑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行学理性阐释,具有宽度、广度、高度和深度。作为优秀主题党日活动案例,本次学术沙龙具有充分的规范性、针对性、实效性、典型性,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了提高党员党性修养,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既定目标。她进一步勉励马院师生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并希望能在日后加强媒体与传播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之间的交流,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进一步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本次学术沙龙加深了党员师生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领悟和学理研究,拓展了与会师生的研究视域、激发了大家的研究热情。同时,作为优秀主题党日活动案例之一,本次活动也进一步丰富了主题党日的内容和形式,推动学院党建工作不断提质增效迈上新台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学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

伍慧阳 赖锐
伍慧阳
马克思主义学院
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