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电院高晓沨教授“数学建模培训营”再获4金6银

2023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简称“国赛”、CUMCM)获奖名单于近日公布,由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高晓沨教授组织的“数学建模培训营”保持一贯突出战绩,获4项全国一等奖、6项全国二等奖。其中,电院学子共有5人获得国家一等奖、8人获得国家二等奖。

数学建模培训营培训场景(线下-高晓沨授课、线上-腾讯会议室)

本年度培训营由高晓沨教授统筹安排,与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等建模强校组成联盟,开展联合培训与模拟赛事。课程邀请到众多重量级嘉宾,包括2022年全部国赛出题人、“高教社杯”团队指导老师、顶尖高校国家一等奖团队等。凭借广泛的影响力和丰富的资源,七校联合培训为学员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机会。

2023年6月下旬至9月上旬,训练营一共开展了8周常规培训,3周模拟考试培训,1次汇总答辩评讲,共计25场次报告。参与成员包括7校组织老师,70位报告人,24位竞赛题出题讨论人;在模拟考试中,共有七校362队学生参加比赛,535位学生参与互评,34位专家参与评审。此次培训不仅在本校培训营学生群体中取得明显效果,其他学校参加培训的学生也收获颇丰,实现了计算机系先进培训体系的示范与推广。

本次培训内容丰富,涵盖历届赛题解析、重要建模技术介绍、计算机工具使用等多个主题。主讲人包括来自北京大学的邓明华老师、国防科技大学的王丹与毛紫阳老师、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沈继红老师、华中科技大学的马世拓老师、上海交通大学的高晓沨老师与张嘉乐助教、浙江大学的谈之奕老师、山东大学的栾峻峰老师、同济大学的王琤老师、西安交通大学的乔琛老师、杉数科技有限公司的范智博工程师,来自复旦大学的优秀论文奖获得者池正昊、邓天宇、邱奕珲,来自浙江大学的优秀参赛学生何家骏、庞竣元、牟林湛,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优秀参赛学生茹靖涵、田亚里笛、陈曦,邹嘉、屈泽恩、程丹丹,以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优秀参赛学生金泽缘、寿晨璐、何书宸、李若仪、万怡冰、陈启悦、冯跃洋、李俊志、傅玄烨等。

选手参赛场景(图书馆)

本次培训组织得到了电院、图书馆、致远学院、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及密西根学院等多个学院的支持,实现了百人共同参赛的壮观场面。在经历了完整培训与比赛后,同学们反响热烈,纷纷表示自己在这一过程中获益良多。

640 (3).jpg

获奖学生合影

郑棋曦(电院IEEE试点班) B题全国一等奖获得者:“培训营和杉数杯模拟赛让我们队伍受益匪浅。在培训营中,我们不仅初步入门了数学建模竞赛,学习了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数学建模比赛所考察的能力和要点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让我们在后续备赛和比赛时有更加明确的方向。在杉数杯模拟赛中,我们虽然最终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是队员之间的默契、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对赛事流程的熟悉程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我们在国赛中的进展更为流畅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比赛。”

赵吉祥 A题全国二等奖获得者:“非常感谢高老师以及培训营里的其他助教老师的指导!培训期间邀请的往年荣获国奖的优秀学长学姐以及命题专家的分享让我们团队对于不同的赛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建模思路、算法学习、论文写作以及绘图等方面有了巨大且迅速的进步,真的受益匪浅!”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建模培训营自创立以来屡传捷报、成果卓著。高晓沨教授累计指导学生2600余队(7800余人次)。在国赛中荣获2018年本科组唯一的最高奖项“高教社杯”(概率0.0026%),这是上海交通大学,也是上海赛区在设置最高奖项20年来零的突破;2020年本科组三大奖项之一“知网研学奖”(概率0.0024%),这也是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赛区首次斩获该奖项,助力上海交通大学成为国赛30年历史上获冠名创新“双奖”仅有的6所高校之一。

针对2024年度美国大学生数学与交叉学科建模竞赛(MCM)的美赛培训营目前正在火热报名中(https://anl.sjtu.edu.cn/mcm/),培训将于11月下旬开始。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马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