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一步千年 见证奇迹 校友总会办公室党支部开展《落地生根》电影党课学习

10月31日,校友总会办公室党支部、图书馆办公室(战略发展中心)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第二党小组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举行,图书馆党委书记刘建新、馆长李新碗,校友总会办公室党支部书记顾希垚及各支部党员同志参加。媒体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张亚光、助理教授庞博,大象点映创始人、影视文创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校友蔡庆增,影视文创分会副秘书长、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校友张颖,影视文创分会副秘书长、媒体与传播学院校友卢晏羚等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活动。活动由校友总会办公室副主任张立强主持。

WechatIMG1040.jpg

观影开始前,张立强结合主题党日开展要求,对影片作概况介绍。《落地生根》由柴红芳导演执导,由校友企业大象点映发行。影片以沙瓦村民们的故事为主线,讲述村庄在扶贫大背景下经过4年、1000多个日夜 “一步跨越千年”的命运变迁史,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减贫影像志。值得一提的是,坐落于怒江大峡谷碧罗雪山深处的沙瓦村,其所在的云南省也是我校对口支援省份,也见证着两地的沪滇深情。

WechatIMG196.jpg

观影结束后,现场师生与柴红芳导演连线交流,蔡庆增、庞博、卢晏羚应邀分享,交流会由张颖主持。柴红芳分享了影片创作的初衷及背后的感人故事。她认为,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题材艺术形式,可以帮助观众更真实、全面地了解当地村民生活现状以及感受扶贫政策带来的重大改变。蔡庆增、庞博、卢晏羚分别结合各自实践经历,对影片以偏远贫困乡村的巨大变迁来印证国家战略,展现中国农村脱贫致富的伟大进程和历史成就表达了崇高敬意。他们表示,作为影视行业从业者,有义务创作出更多反映老百姓真实生活状态的作品,让更多人看见、了解,以此来号召社会各界参与其中,为乡村振兴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在总结环节中,顾希垚对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表示感谢,对党日活动的创新形式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要以党日活动为契机,将党建与业务工作相结合,选题需贴近党和国家相关战略政策,增强师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李新碗结合图书馆新媒体空间建设指出,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建立产学联共创新模式,实现优质视频资源共享,让创作成为每个人触手可及的事情。刘建新通过分享基层干部的艰辛工作见闻,向在这场伟大的扶贫攻坚战中付出努力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通过本次电影党课,大家真切感受到扶贫的时代意义,了解了其对改善百姓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大举措。据不完全统计,上海交通大学目前有数百名选调生校友,在毕业后选择扎根艰苦地区,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而奋斗。校友总会办公室也于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年),专题策划“扶贫路上,交大力量”,在广大师生、校友间引起广泛关注。

校友总会办公室也将继续探索以党建工作为媒介,联动校友组织,联动兄弟部门党支部,促进党建与业务高度融合。未来,党支部还将进一步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党建活动,深入推进“党建+管理服务效能提升”,积极打造“一融双高”建设样本。

附:支部党员同志电影党课感言

陈方玺表示,《落地生根》这部纪录片更像是一部文艺片,将扶贫这个主题以诗意的方式呈现。在一帧帧光影间,在一段段背景乐中,将村干部与村民一起脱贫的历程娓娓道来。也让我们更为真切地感受到了国家扶贫工作的开展,扶贫成果的显著。驻村扶贫工作人员利用工作间隙给孩子们补习文化;公路虽颠簸简陋,但是村民们期盼已久的致富之路;奶奶辈关节变形的手,父母辈长着老茧的手,孩童们稚嫩的手,扶贫的成果在一代代人的手中也作为一个缩影展现。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们也看到了宣传的力量。一部影片,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这个村庄,撬动了巨大的资源来帮助他们乡村振兴。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们也看到了,所谓的脱贫攻坚已非原来理解中的脱贫攻坚,而是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是我党带领大家实现共同富裕的决心,也是我们每一位党员为之矢志不渝奋斗的目标。

黄超芸表示,纪录片定位在中国最贫困的“三区三州”之一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从最朴实的细节处讲述最真实的减贫故事。每一个生动真实的人物和故事,都触动着观者,相较于讲大道理大故事的故事片,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更能够让人心灵触动,普通人的故事才是最伟大的故事。

刘杰表示,云南沙瓦怒族村高山深谷,交通不便,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通过要想富先修路,通过修路、建设安置房等措施使沙瓦怒族村在3、5年内完全脱贫,让青山绿水见证了沙瓦怒族村的脱贫攻坚的历程和取得的胜利成果。该纪录片人物朴实,温和;画面真实、感人;歌曲、音乐优美;是一部扶贫攻坚路上的感人纪录片。也让我更敬佩、感谢那些帮助贫苦地区脱贫、无私奉献的一线工作者和志愿者,作为一名党员,要以他们为榜样做好本职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祖国实现全民脱贫,实现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任子文表示,怒江悠悠地流向远方,多少的话儿还没有讲……《落地生根》,让我对我国脱贫攻坚事业和沙瓦村民们的奋斗历程都有了更深的体会。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的特点有很大不同,在怒江边的这个“世外桃源”却祖祖辈辈因为没有路、生产结构单一等问题而十分贫困。国家在精准扶贫的政策基础上因地制宜做好脱贫工作,尽管过程中发生很多问题、很多困难,但当地人的善良与坚持,基层党员的努力与智慧都最终让这个古老的村落散发出了新的光芒。『路』,让村民能够『下山』,更有了『选择的机会』。这片土地的人们会更加幸福,而千千万万个村落汇聚成了我国脱贫攻坚的壮丽史诗,一定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璀璨一笔。『路』,还会更长,人们还会继续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感谢柴红芳导演、感谢大象伙伴影业、大象点映创始人蔡庆增校友介绍的优秀纪录片,以及嘉宾们的分享。

马骏表示,纪录片后的访谈,柴导说了一句话:“蹲下身去,平视的注视,扶他一把”,让我非常感动。原来扶贫的决策之外,是始终不忘对人的尊重。一条路,让这个村的村民有了留下或离开的选择。在扶贫的决策里,中国的现代化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却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这也是作为党员,在工作中始终不能忘记的一点:尊重。

谢婧表示,《落地生根》作为一部与时代脉搏同频的电影,具备其独特的纪录、人文与美学价值。跟随柴导温情、平实的镜头,我们既看到了云南怒江边上怡人的青山绿水,也看到了世代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粗粝的生活纹理。如导演所讲,扶贫就是要弯下腰,拉一把,不落下任何一个人,帮助老百姓过上有尊严的生活。随着扶贫政策的推进,在一个个扶贫干部夜以继日的努力下,村民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山的路通畅了,致富的门道开阔了,孩子们的歌声更清脆了。作为一名党员,或许不能身处其中贡献力量,但影片传达出的扶贫精神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立足实际宣传业务,更好地了解、传播与政策相关的鲜活人物故事与精神。我们的校友中,也有一群人奋战在乡村振兴第一线,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在平凡的工作中成就伟大,他们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看见、听见,这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高宁表示,《落地生根》是一部纪录片电影,因为真实,更添精彩。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对“脱贫攻坚取得胜利”这句话的理解可能只是一串数字和一句总结,但通过今天的党日活动,我才真正认识到脱贫攻坚真的是一件用任何溢美之词语言形容都无法表达它到底有多不容易多了不起的壮举与伟业,这句话的背后是全国从上到下,多少时间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多少汗水泪水甚至血水。影片最后,孩子们乘车开过平坦的山路去上学,人民的生活充满希望,之前的一切辛苦都意义非凡!我愿意坚定不移跟党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郭鲜立表示,《落地生根》这是一部纪实电影,今天主题党日活动观看了,看后非常感动,电影中一个个普通人命运的改写,是五千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缩影。这背后是国家精准脱贫政策的正确指挥,是对口帮扶地区、企业的群策群力,是基层人员的尽职尽责,是党员的责任担当。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如何担当历史责任看了本片后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王馨荻
王馨荻
校友总会办公室
谢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