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2023闵行港澳侨璀璨国潮中秋游园会举行

9月26日晚,秋雨骤停,影影绰绰的光影下,伴随着吟诗点灯仪式,为期两天的“华夏同根· 诗意汇中”——2023闵行港澳侨璀璨国潮中秋游园会在浦江镇汇中村拉开序幕。此次活动由闵行海外联谊会和上海交通大学海外联谊会指导,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大学生艺术团、侨联及闵行区侨联侨办等单位共同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海联会会长张卫刚,党委统战部部长汪后继,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齐红、副书记兼艺教中心主任陈丽璘,上海交通大学来自五湖四海的师生们以及闵行区领导、港澳侨界代表人士等百余人参加。

图片2.jpg

穿过成片稻田,吹拂着金秋的微风,大家欢聚在“十里风华,秀外‘汇中’”的汇中村,穿上华服、轻摇羽扇、穿越古今,沉浸式体验了一次国风中秋游园会。

赏月吟诗,是古时中秋节的习俗之一。活动特别邀请到《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总冠军陈曦骏组织了一场飞花令。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大学生艺术团及思南汉服协会的同学们献上一台古韵十足的演出:《春江花月夜》《茉莉花》《月夜》《彩云追月》《高山流水》《姑苏行》《花好月圆》《貂蝉拜月》。其中,交大人文学院的国际学生还特别准备了一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吟诵出对月思乡的意境。

20230928_164836_769.jpg

图片6.jpg

图片7.jpg

图片8.jpg

图片9.jpg

走过布满灯笼和诗画的栈道,同期举行的游园会热闹非凡。汇中村将“二十四节气”等元素融入春、夏、秋、冬四园和清风园的建设中,大家在这里投壶、射箭、猜灯谜、钓花灯,还通过对诗猜谜集章的方式,换取体验DIY月饼、手绘团扇等传统手工项目的“入场券”。游园会上,还有交大同学和村民们精心布置的创意摊位,人来人往、华灯璀璨,香道点茶、“獬豸”咖啡等项目无不体现出国风古韵和浦江味道。

上海交大人文学院此次邀请了留学生共同参与节目表演、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等环节,感受中国节日文化。俄罗斯留学生兰梦瑶参与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表演,她表示,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这首宋词的含义,但是中国诗词文化非常有趣,希望以后能了解更多中国文化。此外,来自法国、俄罗斯、阿尔巴尼亚等8个国家的交大人文学院留学生精心布置了两个中华传统文化摊位。其中“香韵”为游客介绍中国传统香文化,并现场准备了香囊和线香;“雅憩”提供桃花酥、龙井酥等传统中式点心。游客们兴致勃勃地听留学生用中文介绍他们所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成为游园会上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图片10.jpg

图片11.jpg

图片13.jpg

图片14.jpg

越过水流潺潺的丰南河,走进栖村新媒体,一轮巨大的“圆月”映入眼帘,成为最吸引眼球的拍照打卡点。穿过一扇古色古香的木门,在林间感受田歌相伴的浦江风情,别有一番天地。旁边还设有国风桌游区域,不用担心不会玩,仔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就能在游戏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图片15.jpg

图片16.jpg

此次活动是区校联动背景下统一战线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次具体实践,传承和创新中秋节场景的文化表现形式,让大家进行沉浸式体验和谐、团聚的节日氛围,在传统文化滋养中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促进师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党委统战部
党委统战部
毛阿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