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咨询委员会一行到访致远学院
9月18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咨询委员会一行来访致远学院,调研致远模式以及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此次来访的专家组成员包括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前校长 Mark Wrighton,U21国际大学联盟前教务长、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前副校长Bairbre Redmond,欧洲科技大学联盟前秘书长、瑞典皇家理工大学前副校长Ramon Wyss,德国海德堡大学前副校长、现海德堡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Dieter Heermann,GlobalTech联盟前秘书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前副校长Er Meng Hwa,以及美国马里兰大学助理副校长Ross Lewin。致远学院党总支书记洪梅,常务副院长章俊良,副院长夏伟梁,党总支副书记吴晓玲,部分行政人员以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黄丹,国际交流办公室事务主管袁利娟陪同参会。会议由夏伟梁主持。
章俊良首先作院情报告,他围绕课程建设、本科生创新科研实践体系以及师生学习共同体三大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向与会嘉宾进行介绍。
听取汇报后,专家团队对致远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表示了高度赞许,并在自由交流环节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了专题询问,提出了新思路。Er Meng Hwa向学院了解了学生选拔、师资招募和国际化工作等相关情况。Mark Wrighton提出在专业设置方面要更加多元化的想法,联合人文社科研究也许能攻克当前社会更多的挑战性难题。Ross Lewin建议中国高等教育需要积极探究新生代的群体特征,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地激发新生代学者们的创新驱动力,推进新举措。
Bairbre Redmond向与会学生询问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以及海外科研实习情况。20级生命科学方向学生钟卓雅分享了在学院的推荐下于春季学期和夏季学期分别赴香港中文大学和牛津大学修课的心得体会和收获。21级计算机科学方向(JOHN Class)学生陈澍泽提及了今年由致远学院承办的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成长伙伴”计算机科学国际暑期学校。他表示,通过参加此次活动,不仅接触到了科学前沿,与大师面对面深度交流,还获得了宝贵的朋辈互动学习的机会。20级数学方向学生傅健宁认为学院“以学生为中心”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令他受益颇多,致远老师们的耐心指导助力自己尽早地明确了未来学术方向。20级计算机科学方向(ACM Class)学生林超凡回忆了参加全球ACM竞赛期间的经历,他特别感谢了校友们全程提供的帮助和指导,并谈到在“交叉互融、追求卓越”的致远团队中的成长。在被问及对未来十年的人生发展规划时,学生大多表示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持续深耕,希望今后能成为一名有助于社会发展的科学家。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咨询委员会是学校根据构建“全球交大”战略体系的需要而设立的,目的是通过国际一流大学和大学联盟管理者、国际组织领导者、国际教育研究和评估专家等视角,为上海交通大学的新发展提供战略咨询,以实现融合全球意识、协同共进的国际化办学战略目标。通过此次调研,学院向国际专家们展示了中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的特色做法,与会专家们的反馈意见也进一步拓宽了学院的视野,深化了认识。学院将继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地自我完善,为培育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工作继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