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档案文博管理中心赴河南开展党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为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深入学习与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讲话精神,8月7-11日档案文博管理中心第三党支部(文博支部)组织党员赴河南安阳、郑州开展以“探寻中华文明源脉,筑牢文化自信根基”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以文博支部党员为主,还吸收中心其他支部的同志参加。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党总支书记万晓玲担任指导员,第三党支部书记姜玉平领队,中心副主任丁东锋、交大博物馆执行馆长李仲谋等7位老师在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南安阳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本次调研工作包括探寻中华文明源脉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两项内容。
8月8日上午,实践团调研中国文字博物馆,受到段艳琴副馆长的热烈欢迎。在该馆陈列展示部杨军辉主任陪同下,实践团参观了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中国文字发展史》与专题陈列馆——徽文馆,认识了中国汉字起源、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脉络以及由汉字而衍生的汉字民俗等文化现象。当天下午,实践团来到甲骨文的发现地殷墟博物苑考察,探寻汉字的源头——甲骨文的发现史。实践团与文字馆就未来合作办展做了交流。
8月10日上午,实践团调研河南博物院。在河南博物院有关部门的安排下,实践团参观了河南博物院的基本陈列《泱泱华夏,择中建都》。中华文明最早的源头在河南中原大地,该展览以中原的建都历史为主线,以中原文明发展历史为纲,以世界文明背景为参照,精选河南地区的珍贵文物,展示华夏民族的文明发展轨迹,再现中原文化的悠久与辉煌,以及中原文化的影响力与辐射力。通过观看一件件文物,结合文字说明与讲解员的精心讲解,大家感受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突出特征,文化自豪感与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当天下午,实践团调研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这座民营博物馆由郑州资深陶瓷收藏家何飞先生创办,以收藏与展示陶瓷文物而闻名遐迩,在业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实践团参观了该馆中国古代陶瓷基本陈列与专题展。何飞馆长亲自向实践团团员们展示了个人收藏的珍贵陶瓷文物,令大家大饱眼福,感受到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魅力。何飞馆长和李仲谋馆长就中国古代陶瓷的有关学术问题进行了交流,还就今后交大博物馆与郑州大象陶瓷馆加强合作做了探讨。
其间的8月9日,实践团来到林州考察位于太行山区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实践团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和青年洞,实地感悟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体现红旗渠精神,并考察学习了纪念馆的展陈和讲解服务。
这次社会实践是一次中华文脉知识探寻,也是一次文博工作深化,更是一次党性的提升。在调研期间,实践团结合中心工作实际进行分析与总结,取得很多收获。通过这次实践,大家学习和掌握了关于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深厚底蕴与辉煌成就的丰富知识,巩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获得了一些新的灵感、信息与方法;通过调研红旗渠引水工程,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一——红旗渠精神的了解和认识。另外,实践团与多家博物馆建立联系,与他们探讨了今后合办展览的意向与方式。
本次社会实践是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党总支根据学校党委组织部“知行合一学真知,学思结合悟真谛”教职工党员教育社会实践通知精神而开展的专项活动,也是深入推进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