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二十大精神专项宣讲实践]海洋学院“学习党史颂党恩,赓续奋进新时代”实践团走进辽宁省丹东市东港二中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海洋学院“学习党史颂党恩,赓续奋进新时代”党建专项暑期社会实践团以聚焦二十大、筑梦新时代为主题,前往辽宁省丹东市开展社会实践,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丹东是辽宁省地级市,更是我国海岸线北端的起点和对朝贸易最大的口岸城市。丹东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出征地,无数英雄儿女从丹东过江,开赴朝鲜前线,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实践团以凝聚青年力量、探访抗美援朝事迹为主题,结合学校宣讲、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前往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抗美援朝纪念馆接受党史学习教育,并在东港二中进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暨招生宣讲,切实领会这座“红色东方之城”所迸发出来的伟大精神力量。
7月26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学习党史颂党恩,赓续奋进新时代”实践团暨“讲好中国故事,凝聚青年力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宣讲实践团一行11人前往丹东当地的东港二中展开宣讲活动。
首先,实践团团长以“科技创新,强国有我”为主题向东港二中的高一尖子班同学作宣讲:他先引述了二十大报告原文中教育、科技和人才有关的论述,得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是百年大计,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辅相成的结论。随后他分别围绕科技、人才和教育三个论题展开论述。尽管目前我国科技的发展迅速,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且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但在许多关键核心技术上仍然受制于发达国家,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高端人才流失、科研风气不正和教育评价体系单一化等诸多问题,因此我们既需要从“打基础、重实践、敢突破”三个方面入手,实现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强,也需要尽可能地去改革优化人才发展体制。最后他呼吁,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所处的新时代既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而站在最好的时代舞台上,就需要我们将个人的科创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接着,实践团思政教师李熠向台下同学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概况、招生政策以及海洋学院丰富多彩的培养方案与育人理念。最后,同学们就各自感兴趣的专业学习内容、就业前景、转专业政策和专业分数线等方面向实践团团员们提问,实践团成员们一一耐心解答了他们的问题。从这些问题中,实践团感受到了同学们对于大学生活的向往和渴望报国的一片赤诚之心。
下午,实践团成员来到了我国志愿军抗美援朝时进入朝鲜的通道——鸭绿江断桥。在这里,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了解了断桥的历史,寻觅着战争遗留下的痕迹。断桥原有十二孔,由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被美军炸毁八孔,现存四孔。直面被炸毁的桥梁,钢架留下的切口令人触目惊心,仿佛当年隆隆的炮声和延烧的战火就近在眼前。然而,美帝侵略者们虽然能炸毁我们的桥梁,却无法摧毁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为了保家卫国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那份决心。重温这段充满着血与火的历史,实践团成员们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和平环境来之不易,因此要时刻做到居安思危、饮水思源,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到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去,充分发挥刻苦学习、乐于奉献的先锋模范作用。
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偶遇了志愿军第60军战士的后代。经过一番交谈后得知他们一行共有七十多人,此次来到丹东是为了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结束70周年的纪念仪式。他们还热情地与团员们分享了许多珍贵的抗美援朝一手史料,让实践团成员真切感受到了战争时期中朝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作为海洋学院学子,实践团成员们也不忘宣传海洋日的任务,在断桥景点附近向游客们发放海洋日宣传小册子,以增强大众对于海洋环保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