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二十大精神专项宣讲实践]物理与天文学院热点教改政策实践团走进北师大附中
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努力使党的二十大精神走入更多人心中,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个暑期,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热点教育改革政策实践团与北师大附中准高三的同学连线进行强基计划专业的模拟面试。
北师大附中的同学对此次交流机会十分珍惜和感激,纷纷踊跃分享自己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以及大学专业的志向。然而在交流中,实践团成员发现他们对党的二十大的理解大多停留在口号与作文备考层面,且对专业认识不清,目标不明确,一心只为高考分数冲刺。值得肯定的是,很多人作为首次面试,都表现得十分自然得体,回答问题时能做到从容不迫、条理清晰,实践团鲍康捷同学也从其中体会到了高中生身上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如果能深入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人生目标相结合,未来一定能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王思源建议学妹们高考后同时从学生和招生老师两方面了解院校专业知识,阮泓涵鼓励大家多发掘和感悟自身爱好,不要盲目跟从网红的思路和未来收入报考专业,大家均表示受益匪浅。
交流中,实践团成员们发现其中的何同学对环境专业特别感兴趣,渴望投身环境保护事业,但又对网上有关“天坑”专业的说法有些许顾虑。为此,实践团向其推荐了记录交大孔海南教授治理洱海故事的书籍《海菜花开》,同时以“聚焦双碳目标,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题进行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实践团从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出发,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为问题引入,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高度理解,引导同学思考我们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不同,再回归环境专业对“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与贡献。
实践团最后表示,每一个专业都有自己的意义与使命,尤其是环境专业,对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实践团希望大家在上网了解专业的时候,不光是看其他网民对专业的理解和评价,还要多多关注党和国家的需要,如强基计划,就是专门为突破“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实现科技强国而设置;同时还要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青年的呼吁与期许,“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通过本次交流,北师大附中的同学表示他们更加明白了环境专业对国家和世界的意义,在选择专业上多了一份国家荣誉感和使命感。何同学更是坚定了自己的选择,表示一定要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乃至世界的环境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实践团成员也在火热的讨论中加深了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坚定了自己的奋斗理想,争取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