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二十大精神专项宣讲实践]烛光计划支教活动实践团走进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营盘小学
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行万里路,知中国情,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7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理论宣讲团(烛光计划支教活动实践团)暨“讲好中国故事,凝聚青年力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宣讲实践团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杨家骝的带领下,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营盘小学展开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宣讲。
学校校长高兴怀和当地驻村书记王蓓蓓对上海交通大学烛光计划实践团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在为期七天的教学中,他们给予了团队最大的支持,对此次实践团给孩子带来的新时代宣讲也表示了极大的赞许。在教学过程开始之前,实践团与当地干部以及校长汇报了本次支教活动的进度,包括新时代宣讲的报告形式——一场以讲故事为主的政治课。同时,双方还进行了严格的审核,确保在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使用正确的词汇和价值体系,领导们希望这堂课能够给山区的小孩子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引导,贯彻党的新时代思想方针。
在宣讲过程中,上海交通大学宣讲团成员范彦博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题进行了宣讲。他以当地的红色故事为出发点,把红军反围剿期间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发生的“三个铜元”的故事作为案例引入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理念,再回归现实,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故事,选取了其中典型的与群众相关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最后落脚在习近平总书记于二十大中提到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
范彦博表示,正是因为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红军时期的“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到如今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保证我们党始终被人民拥护,受人民爱戴。宣讲的尾声以上海交通大学校友江泽民同志的话作结:“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这句话也鼓励交大人能够担当使命,愿意走到基层,为基层百姓谋幸福,谱写交大的新华章。
最后,讲师将重点再次放到同学们身上,以“我的未来如何投身群众工作”“我的未来如何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话题让同学们展开回答。山区的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回答,以最纯真的心灵与梦想,向讲师分享了他们想要做消防员、缉毒警、白衣天使等等的想法。这些孩子们的分享有许多共同点,一是这些工作都是基层工作,是最苦最累但是都能直接为百姓谋幸福的行业;二是这些孩子的想法很单纯,他们只想要通过这些方式体现自己为人民服务的价值体现而非所谓的“体制内铁饭碗”;三是孩子们都做到了认真听讲、切题回答,抓住了“群众”一词。
通过本次实践,宣讲团更好地了解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也助力了祖国花朵的成长。“讲好中国故事,凝聚青年力量”,面向新征程,站上新起点,交大学子将向着新时代的目标再出发,以青春之我,贡献交大力量,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与百年强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