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主题教育]媒体与传播学院首期“邹韬奋卓越传媒人才计划”行前主题教育开展

师生共赴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参观学习

为庆祝建党102周年,坚持不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7月1日,媒体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春梅,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李永久以及首期“邹韬奋卓越传媒人才计划”学员,共同前往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实地参观,学习新闻出版的历史文化和事业成果,传承韬奋精神,赓续红色基因。

1.jpg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是国内首家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于6月3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开馆伊始,参访团师生便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引领下,参观了位于博物馆一楼南侧“百年文存”展区。

2.jpg

3.jpg

展区完整复原了中国近代最大出版机构——中华书局图书馆的样貌,透过落地玻璃,17万册藏书按照杜定友、刘国钧分类法,陈列于中华书局图书馆原始钢制书架上。展区内保存有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申报》,康有为收藏的清雍正四年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影印底本近800册,中国较早翻译西方报刊的译刊之一《西国近事汇编》等珍贵初版图书刊物。通过原版图书陈列及多媒体数字屏,百年前上海出版人举办公共图书馆、昌明教育、救亡图存的物证清晰地呈现于参访团师生眼前。

4.jpg

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业的发源地和中心,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出版事业的出发地。二楼主题馆以“东方初晓”的艺术装置影片开启,参访团师生沿着我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历程主线,深入学习自清末“西学东渐”至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我国新闻出版行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     

学员们认真阅览每块展板上的文字内容及展柜内陈列的原版刊物,尤其在讲述邹韬奋先生出版经历的展板前久久驻足,学习了解韬奋先生在运营“生活书店”时的方针制度,感受中国近现代出版人的精神与风骨。

在参观过程中,通过裸眼3D、3D MAPPING、多媒体触屏互动、数字印刷还原技术及3D打印等多种手段,师生亲身体验了数字技术还原的千年石窟、印刷技术的“时光隧道”——“铅火光电”印刷技术馆及“回眸璀璨”儿童出版馆等多个展厅,多维度沉浸式感受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的百年发展蜕变。学员于月新:“正值七一建党节,有幸在上海求学期间来到此地,对于我们韬奋计划学员来说也是意义非凡的。随着一行人步伐的移动,那一段报刊业辉煌的历史跃然眼前,为我们展开了一门十分生动的新闻史课和党课。” 

学员王凌波:“从活字印刷到铅版印刷、再到数字出版的新闻出版技术,各主题展馆中展出的藏品从技术和业态等方面描述了我国新闻出版的历史。此次参观我十分感叹老一辈人对新闻事业的执着,让我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未来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学员张志颖:“从书局起源到名家轶闻,从报业方兴未艾、如火如荼,到遭遇困顿、被迫中断,我感叹书籍报刊的命运仿佛是出版人的命运写照。邹韬奋先生等有识之士孜孜以求,辛劳一生,只为传递新知,引领思想进步,建设更好的中国。我辈当以先生为标杆,担当起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为新时代的中国传递时代最强音。”

学员江承超:“历史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新闻出版人的远大理想。作为当代青年,我深切感受到了老一辈新闻出版人的家国情怀。上海新闻出版群星闪耀,他们将新闻出版事业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舍小家为大家,共同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陈钰
王亚哲
媒体与传播学院
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