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凯原法学院22M001团支部举行“研途有榜样 青春有力量”主题团日活动
2023年2月20日晚,凯原法学院22M001团支部春季学期第一次主题团日活动在法学楼202举行。本次团日活动以“研途有榜样 青春有力量”为主题,采取朋辈交流分享的形式,从同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就学习科研、实习实践、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共性问题作出解答。
思政老师刘俊良寄语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勇于独上高楼、真正耐得住寂寞、深深扎根学术,努力做大学问、真学问。他鼓励同学们积极开展论文写作和学术研究,在研究生期间至少发表1篇论文。同时,他强调研究生生涯转瞬即逝,希望同学们珍惜韶华,及早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计划,不断打磨自己,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最后,刘俊良对学术写作规范、考试纪律、学校相关规定等进行了提醒,希望同学们对规则常怀敬畏之心,自觉做规则的遵守者、维护者、践行者。
2020级法学硕士苗馨月结合自身经历和生活观察围绕“能否利用课程论文进行投稿”“如何高效而合理安排多项学习科研任务”“就业方向未明的情况下选择先读博是否明智”和“研二如何合理规划时间”四个问题展开分享。她建议同学们结合自身性格和兴趣所在尽早确立发展路径,并通过亲身实习经历和了解他人经验来综合判断,她特别强调同学们要在实习备考过程中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论文等毕业相关事项。
2021级法学硕士周冰以“法学生如何发表第一篇(C刊)论文”为主题展开分析。首先,周冰介绍了中文期刊分级、投稿流程角度等论文写作与投稿的基本常识,并通过原创公式分析了影响论文发表的诸多因素。随后,周冰介绍了首次投稿应当注意的事项,避免通过中介投稿,切忌一稿多发,并根据自身经历建议同学们从普刊、学生刊物尝试,慢慢向C刊接近,通过全身心投入论文写作过程激发良好的创作状态。最后,周冰强调在尝试学术投稿中要坚持学术原则,绝对不能投递黑刊,并且要通过正规途径寻找投稿方式,在学术论文创作、阅读外文文献、掌握复合研究技能等多项有益尝试中探寻自己是否适合从事学术研究。
2021级法学硕士李学成则从专业学习与最高人民法院实习两方面进行分享。他认为日常学习中要养成批判性思维,形成思考的逻辑脉络,在此基础上提问和分享;要养成严谨性思维,撰写文章需具备清晰的大纲,突出问题导向,在此基础上构建观点论据和逻辑。随后,李学成从申请与选拔流程、工作内容、实习生管理、实习收获、北京的人文风貌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同学们关心的最高人民法院法律实习生的相关事宜。他提到最高人民法院的实习经历难得可贵,鼓励有意向的同学积极参与选拔。
2021级法学硕士唐旭丰也分享了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实习经历。他提到最高人民法院的实习经历有助于提高法律适用和法律研究能力,在与高水平司法工作者和同期实习生的学习交流中可以有效拓展见闻,也切实感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氛围,对职业规划有一定启发。最后,唐旭丰对备考选调生给出了一定建议,他建议同学们尝试在课程作业和论文上锻炼写作和表达能力。表达和谈吐在面试中具有重要影响,可以尝试抱着交流的心态和面试考官自然沟通。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当适当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
会前,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征集到的如“如有志于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应如何合理规划硕士阶段”“如何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的以及应当在研究生阶段的什么时间确定具体的职业规划”“在结课后利用课程论文投稿如何自行完善”等班级同学共性问题,四位分享嘉宾也做出了针对性解答。在自由交流提问中,同学就分享内容进一步提问,四位分享嘉宾耐心予以解答。
本次主题活动精彩纷呈,充分发挥朋辈力量,从法学专业特色与学业进度等实际情况出发,精准对接解决支部学生的现实需求,给予了学生学术科研和职业规划上的帮助与指导,在班团集体凝聚力建设、加强青年法学学子思想价值引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凯原法学院22M001团支部成员将充分吸取经验,为成为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