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战疫进行时]深耕线上教学,确保同质等效——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深化在线教学探索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5日上午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总书记特别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线上教学工作,多次举行教研室主任例会,统一部署各个教研室进行集体备课。各教研室依托集体备课智慧,深入研讨如何“用心教”,特别是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把握线上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生的课堂收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邵艳梅

线上教育的即时镜像化看似缩短了老师与同学们的空间距离,但隔着屏幕媒介的“教”与“学”的交往变得扁平单一。于此,如何实现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增加学生的知识获得感成为我在教学活动中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征求学生意见,我安排6人1组做一个10分钟的“presentations”记作平时成绩。基本要求是团队协作,1人最后陈述,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当前的一些热点事件,这一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会促使学生主动查阅课本基础知识点,与我的课堂教授做到相辅相成,互相补充。我在交大的canvas系统中上传了与课程相关的课外读物,拓宽学生的视野也增加其人文情怀。我的课堂讲授不必照本宣科,可以进一步引申,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度突破。我非常感谢学生们的智慧和灼见,在深耕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我本人也受益良多。

图片1.png 图片2.png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  魏旭

在线下课程中,概论课通常是由一系列原理和案例构成的,需要一定形式的深度讨论和现场互动。转为线上课后,我们班延续既定的讨论安排,采用了更加灵活的互动形式,鼓励同学们自主阅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文献,并邀请部分小组在课上作读书汇报。应邀的小组制作思维导图介绍文献的逻辑脉络,通过汇报细致讲解相关篇目内容,并借助阅读中习得的理论分析生活实践,听众们发言对报告进行评点,既有认同和点赞,亦常有批评和商榷。虽然在线上许多原定安排难以开展了,但由于讨论形式的调整,大家在线上共读经典、共同思考,这对于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仍然是大有助益的。

图片4.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赖锐

为了适应线上教学特点,多渠道增加线上课堂学生参与度,我修改了之前的教学设计,通过多渠道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每次课都增设线上辩论环节,根据不同的讲授主题精心准备相应的辩题,通过腾讯会议分组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分成几组,先在组内进行讨论,再由每组派出一位代表组成正反两个战队进行自由辩论。课间再让全班同学在线上投票打分,选出表现最佳的小组代表。同时,鼓励大家通过聊天区弹幕等形式,实时进行互动。为了缓解部分同学语言表达的焦虑,尽量先通过选择题调动大家积极性,直接扣“1”或者扣“2”这样简单直接的互联网语言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课堂之中。

图片5.png 图片6.png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  周望

教学模式的突然切换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教学发展中心及时组织的系列培训对我帮助很大,让我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对在线教学规律和基本技能有了一定了解。教学实践中,我的体会是,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是促进学生线上参与、保障线上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好的问题既要符合教学目标,又要契合学生经验和关切。在“中国精神”的教学中,我提了一个问题,“在这次战‘疫’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交大(人)?”同学们踊跃发言,分享见闻、体会和感动瞬间。有的说,“教授外卖天团”每天为三四万同学送上一日三餐,让人感到交大很有爱;有的说,校友的慷慨捐助让人理解了什么叫“饮水思源”;有的说,食堂师傅只能睡在地板上、拼起来的餐桌上,但是每天仍然为我们准备了丰富可口的饭菜,感到交大每一个人都很拼;有医学院的同学说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看到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同学们的分享讨论,既是相互看见和相互激发的过程,也是深化对交大精神和中国精神认同理解的过程。“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交大战“疫”中展现的团结、奋斗、奉献、创造精神等是交大精神的一部分,也丰富拓展了交大精神的内涵。而交大战“疫”精神正是中国伟大抗疫精神的缩影,交大精神正是中国精神的缩影。

图片7.png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  武超

“疫情并未阻挡交大学子慎思与笃行的脚步,昔日讲师化身为校园大白,肩负起教学与抗疫的双重重担。”在“形势与政策”课堂中,我用鲜活的案例、感人的故事、直观的视频等素材,全景式的把交大师生校园抗疫的事迹进行呈现,让学生用心体悟全校师生共克时艰的精神,深刻感受学校对学生全方位的关怀和爱护。尤其是把自身在抗疫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融入课堂教学,通过将抗疫过程中的实时案例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让“云”课堂渗透战“疫”教育,鼓励同学们于疫情面前积极乐观,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充分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发布讨论话题,启发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教学增值。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注重由浅入深,由表象到本质,开展启发式教学,利用丰富的数据和身边的案例,充实学生的学习体验,让主旋律、正能量的思想引领、价值塑造,润物无声的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学生对该课程有这样的感受和体会,“老师讲解生动有趣,通过将课程内容与时事相结合,不断引导我们积极思考,而且老师很正能量,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和对学校的归属感,对责任和担当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图片8.png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  陈恩桃

线上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课堂参与度十分重要。如果学生对于教师的授课内容不感兴趣,缺乏参与,就会导致线上教学中部分学生划水摸鱼现象。“形势与政策”课程存在课时数少、课程间隔时间长等特点,加之我国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时政热点瞬息万变。如果给学生全面讲授一段时间内的时政热点和方针政策,会让学生有在听新闻播报的感觉,不利于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和价值引导。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每次课程开始前,让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和课程准备。提前两周由学生在canvas平台上根据我推荐的时政热点,投择所想深入了解的方面。我再根据学生的投票,对票数最高也是学生最想了解的专题进行精心备课,从而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图片9.png

研究生公共课教研室  张雪梅

对高校师生而言,抗击疫情最好的办法就是守好主责主业,作为思政课教师,更是要发挥教学主动精神,守好立德树人主阵地。本学期,我针对线上教学形式,结合课程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军事、外交、政党等不同学习主题,设计了“如何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与资本逻辑之间的矛盾”“内卷化会卷走奋斗精神吗?新时代青年应如何响应伟大号召融入奋斗者时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为何抗疫不力?如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社会发展意义”“中国外交从韬光养晦走向战狼外交了吗”等8个主题研讨,按照展示—互动—点评三个环节穿插进行,探索并取得了高质量的线上教学成果,尤其学生小组展示环节,同学们思维与科技齐飞,理论与演艺并秀,诗人、学者、外交官、红色导游各类身份自编自导自演,音效剪辑合成全过程独立完成,彰显了交大学子强大的学习能力、学习热情和令人叹服的创新精神,同时也以实际行动表明,奋斗是新时代青年最美的底色。

1.jpg

刘昭
马克思主义学院
唐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