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战疫进行时]“疫”线育人 战疫有我——学生创新中心线上育人不停歇

3月9日学校进入闭环管理至今,学生创新中心面对突发的疫情和复杂严峻的防控形势,认真部署,全力以赴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在保障原有课程线上教学的基础上,还积极开展创业、医工交叉、青少年科普等领域的线上公益讲座、培训,育人脚步未曾停歇。

保障校内课程顺利开展 

学生创新中心本学期承担4门实践类必修课、23门选修课以及4门智慧医疗仪器辅修专业课程。为保障线上教学顺利开展,教学发展部及时进行课程调整和工作部署,全体任课教师共同努力积极投入到线上教学中。目前,除完全无法线上开展的课程以外,19门选修课、2门实践类课程以及3门辅修专业课程均顺利开课,覆盖全校1600余人次。

image003.png


《工程实践》是面向全校工科平台学生的实践课程,覆盖7个学院,包括金工实习和创新项目实践等内容,属于必修课程。本学期该课程共994名学生,其中毕业班学生6名。为保障疫情期间实践课程线上教学有序平稳且高质量推进,中心专门组织召开《工程实践》课程在线研讨会,就在线教学的形式、课程内容、考核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和讨论,同时也指出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关爱,认真备课,提前演练,确保在线教学高质量顺利进行。

探索医工交叉 系列课程上线 

3月26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委员会主办的Brainstorm·走在云端的大脑“医+X”系列课程开班仪式正式拉开帷幕。截至目前,该系列课程已推出三期,主题分别为“脑机接口研究趋势与临床应用”、“抑郁症的研究与临床转化”、“中脑奖赏中枢的痒觉信息处理机制”,共计8个课时。


系列在线课程邀请学校及各附属医院知名学者在线授课,共辐射约550人次。课程由上海交通大学“医+X”科创俱乐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X”交叉学科协同创新协会相关学生参与组织协调,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中心将致力于提供更多医学交叉学科的视角和平台,促进交大学子在“医+X”领域的积极学习和探索,不断丰富“新医科”人才的培养内涵。

创业教育持续推进 

自2020年创业学院纳入学生创新中心建设规划以来,学生创新中心一直致力于构建交大创新创业的完整体系。为保障疫情期间交大学子的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学院积极推进线上教学,自3月18日起,开展了主题为《大学生创业必须避开的10个大坑》、《科技兴国,创新强国》的2场创业沙龙,以及《探索企业成长的基因密码》 《精益理念与管理者成长》、 《硅谷创新模式探秘》、 《文创产业如何用新商业思维建立增长模式》、 《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塑造》 、《创业成功的核心理念》等主题的10场创业讲座。线上教学邀请到来自业界的14位创业导师,参与学生达1200人次。

4月11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通知正式下发,作为本届大赛上海赛区的承办单位,中心还积极开展线上培训工作,4月15日举行的主题培训《大赛的变与不变》,将为学子们更好参与本届“互联网+”大赛打下坚实基础。

课外学生培养 社团保驾护航 

学生创新中心场地于3月9日起停止开放,但入驻的社团依然在线上推进课外学习。疫情期间交大赛车队的同学,在坚持每周推进电动力方程式赛车设计工作的同时,还组织交大同学参与F1线上观赛活动,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每周二晚20:40-22:00,赛车队电动力方程式赛车设计讲座按时举行,参与人数超过100人,学生来自机动、电院、密院等多个学院。

image021.png

4月9日,学生创新中心联合伯禹教育、Datawhale开展春招线上公益算法集训营,推出了源自上海交大ACM班的C++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的免费组队学习活动,该活动满足了疫情期间交大同学组队学习的需求,让大家能够充实自身,也为研究生入学和实习就业做准备。

image023.png

辐射影响 呵护青少年成长 

在交大人齐心抗疫的特殊时期,学生创新中心主动作为,积极做好广大教职工的“后方”保障,中心的老师们在教学工作之余,为“交小苗”们量身定制了“抗疫故事的数字世界设计”和“小小工程师”两项线上课程,利用双休日开展为期4周的科普空中课堂。两门神奇有趣的课程激发了“交小苗”的科创兴趣,提升了科学素养,开启了“交小苗”的创新之旅。

image025.png

image029.png

与此同时,3月26日、4月9日,学生创新中心老师参与了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线上公益课程,为徐汇区的青少年们带来了工程项目导论的公益课。

“疫”线育人,抗疫有我,在抗疫的特殊时期,全体学创人凝心聚力,共克时艰,以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在抗击疫情的同时稳步推进各项育人工作。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能战胜疫情,期待不久后我们校园再相见!

王佳莹
学生创新中心
王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