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青苗二期学员赴上海各地深入开展基层调研
2021年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上海交通大学二期青苗学员围绕“基层数字治理”、“乡村振兴”与“老旧小区治理”等基层治理主题,分组赴静安区、虹口区、崇明区与嘉定区等上海多地深入开展基层调研。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教轨助理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双聘研究员潘浩之、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魏文栋、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助理研究员张静如分别担任各小组基层调研导师。
行前会议
在赴基层实地考察前,各小组在导师指导下围绕调研主题广泛收集、学习了相关资料,充分了解基层治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历史与现实背景。在此基础上,召开行前会议,贯彻,“人人参与,目的明确,思路清晰,内容扎实”的理念,详细讨论并确定基层调研中人员分工、日程安排、调研形式、调研对象、核心问题、数据整理分析与报告撰写等调研的各项具体方案。
深入基层,全面调研
基层治理,数字赋能
基层数字治理是认真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提升基层管理水平、让城市建设成果惠及千家万户的重要途径。在导师潘浩之带领下,青苗调研一组同学先后来到虹口区城管执法局与静安区临汾路街道,调研上海城市基层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习如何利用数字赋能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智慧城管”系统是虹口区践行城市数字化治理、探索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成果。学员们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相关城市数字化治理理论的学习,从智慧执法的管理和应用两方面入手,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等政府人员进行了了深入讨论。在临汾路街道办事处,学员们了解了以“民情日志”为基础的“数字驾驶舱”应用系统和以“社区大脑”为中枢的“一网统管”指挥平台,并就大数据技术在社区治理协同化、服务人本化两方面的应用与当前面临的问题与街道办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总结得出“依托物联网与云技术,提高社区协同治理的‘深度’”与“让数据洞察民生需求,增添基层治理的‘温度’”两条经验。此次调研让学员们具体而又深刻地感受到数字对基层治理的强大赋能作用,基层治理事无巨细,皆关民生。
因地制宜,创新产业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青苗调研二组学员在导师带领下,前往崇明区向化镇与中兴镇,开展“以生态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调研活动。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在与党政领导的座谈会上,学员们了解到当地十分重视引进各类人才。
向化镇与中兴镇贯彻上海市与崇明区的政策方阵,“乡村振兴”背景下形成了“三花两鲜一群落”的新发展格局;并在推进高精尖海洋装备制造的同时,发展“品质生活”民宿,为当地居民提供诸多就业机会。为进一步了解当地乡村振兴的举措与成果,学员们前往享农果蔬专业合作社、知谷1984民宿、C77文化创意产业园与由由中荷农业创新园实地调研当地重点产业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区位优势、融合发展、特色文化、带货经济、精益求精、立足人民是当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关键词。学员们表示,通过与镇村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与实地考察典型产业,对乡村振兴的认识更加具体和全面,同时认识到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挑战与机遇,青年当深入基层,开创一番为民事业。
党建引领,以人为本
老旧小区改造与治理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的民生工程,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在导师张静如带领下,青苗调研三组学员前往嘉定区新成路街道调研老旧小区基层治理,学习相关经验。
新成路街道在“美丽新成,宜居家园”口号引领下,突出党建引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破四难”,从居委会一门式办公、街道生活环境改造、社区自治项目、党建创新自治、社区养老服务等方面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群众生活水平。电梯加装是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工程之一,新成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坚定领导工作“主心骨”,做好顶层设计;落实民主协商,居民自治,确保人民群众“全同意”;强化群众宣传,营造电梯加装“好氛围”,让政策入耳,入心。老旧小区的改造与治理大事小事林林总总,甚至繁杂细琐,但也却正是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学员们深刻地体会到基层治理工作不仅是高屋建瓴、阳春白雪,更多的是百姓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只有贴近群众,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才能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真正为人民谋福利,将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
前路漫漫,踔厉奋发
一份份翔实的资料文献,一场场深入的座谈交流,一次次全面的实地考察,一页页细致的调研笔记,无数次的小组讨论、大组讨论……此次基层调研,学员们注定是满载而归,不仅了解与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社情民意调查方法,更加深了对基层治理模式的认识。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充分利用现代治理工具,大胆创新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用“妙招”解“难题”,用“新招”解“旧题”。以科技成果助力城市数字化基层治理,以创新思维、创新产业助力实现乡村振兴,以党建“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有温度、有态度、有效度地做好老旧小区改造等基层治理工作。
让青春在基层实践中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当是也必将是每一名青苗学员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