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未来已来,难解忧排”凯原法学院2021级本科生朋辈分享交流会举行

为进一步发挥朋辈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学在交大”“学在凯原”,针对当前大一新生反映集中的双学位学习、校园生活等疑难困惑,2021年10月27日下午,“未来已来,难解忧排”朋辈分享交流会在闵行校区东中院4-201室举行。

本次分享会由思政老师刘俊良主持,班主任李贝出席活动,2018级本科生薛伊铭、2019级本科生顾珂尔、2020级本科生曹琳、2020级本科生胡嘉睿受邀作分享交流。共分为“迎学长学姐来”“听学长学姐说”“问学长学姐答”“取学长学姐经”四个环节。

刘俊良介绍了本次分享交流会举办的背景和目的,希望与会新生能把握机会、踊跃参与,有所思考、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四位高年级本科生围绕专业学习、校园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分享。

01.jpg

2020级本科生胡嘉睿和曹琳作为双学位学习的“过来人“,分享了“双学位”的相关学习经验和心路历程。胡嘉睿介绍了两种有效的思维模式:“体系性思考”,即将一个个单独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记忆,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批判性思维”,即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胡嘉睿从同学熟知的事例出发,分享了如何平衡学习与休闲的经验,几番互动后,现场气氛活跃起来。曹琳直观地向大家展示了她的课表,并细致地介绍了一些难度较大课程的学习方法。“法学本专业一定要多花时间”、“概率统计是计量经济学的基础,得尽量学好哦”、“网上也有许多优秀课程可以作为补充,学会搜索”……曹琳围绕实用性提出建议,给2021级新生面对难度较大的双学位注入了强心针。

大学生活中,对学生工作、社团活动要不要参与?如果要参与,多少比较合适?专业学习与学生活动如何平衡?两者的状态切换怎样调整?2019级本科生顾柯尔重点回答了上述问题,介绍了适时调整状态、参与学生活动等相关经验。顾柯尔从自身经历出发,通过讲述自己参加模拟法庭后完成自我蜕变的经历,鼓励同学们勇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2018级本科生薛伊铭介绍了目前实习和保研的情况,从大学四年的规划角度,提出宏观建议。“大一是做加法,广泛参与各种活动寻找自己的热爱点;大二开始便做减法,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深挖下去。”高年级分享结束后,李贝围绕法学专业的学习和大学学习方法的转变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表示期待看到大家在之后的民法小课等课堂上更加活跃和精彩的表现。

自由交流环节,同学们就目前法学和经济学双专业的平衡、修业选择、校园生活和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提问并与各位高年级同学进行深入交流。

02.jpg

最后,刘俊良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提出要建立长效双向互动朋辈分享交流机制,推动朋辈分享会以各种形式、面向不同群体举办、常办常新,同时希望同学们能尽快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身份转变、尽早实现对待不同学科学习的认知转变和方法转变、尽多探索自身发展可能性,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凯原法学院
凯原法学院
张宸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