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档案文博管理中心赴云南寻访交大首任党支部书记张永和的革命足迹

2021年10月19日至23日,为深入探寻交大第一个党支部书记张永和的成长足迹与革命历程,深挖交大红色基因,丰富党史育人资源,加强党史人物研究的校地合作,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一行7人赴云南省,先后走访了张永和中学母校昆明一中、故乡泸西县党史研究室、泸西县红色系列遗址、弥勒市张永和故里等地。

1.JPG

此次调研重点是云南地区与张永和学习、生活、革命工作密切相关的各个场所。在滇期间,调研活动得到相关部门、云南交大校友会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泸西县副县长鲜明、泸西县党史研究室主任董平与调研组一行举行座谈,就张永和研究现状、史料共享与发掘、未来合作方向及革命旧址保护开发等进行了充分交流。

2.JPG

3.JPG

4.jpg

5.jpg

会后,鲜明副县长及党史研究室新老同志陪同调研组一行参观了张永和生活学习过的泸西县旧居、张氏宗祠、文庙,今属弥勒市东山镇拖格寨村的出生地故居,考察了张永和革命工作过的中共弥泸地委和滇桂黔边区临时第一人民政府专员公署旧址(现泸西县党史/革命史陈列馆)、泸西师范学校云鹏图书馆旧址、城子古村、何现龙故居等红色遗迹。

6.jpg

7.JPG

调研人员还前往昆明拜访了张永和子女后人、云南省党史办原主任王元辅研究员。张永和长女张元瑾、三子张元琨等动情回忆了其父的求学岁月和革命活动,孙辈王曙平、张勤、刘文敏也忆及与祖父(外祖父)相处的时光和对他们的言传身教,并捐赠了数件张永和书信。张永和堂侄孙张继和还将拖格寨村出生地旧居上古朴的户对、瓦当等捐给来访人员,丰富了学校在早期党史人物红色文献实物资料方面的馆藏。

01.jpg

调研期间,上海交通大学云南校友会名誉会长卓文渊、副会长兼秘书长纳勤骁等相关负责人热情地联络、接待了调研组一行。

本次赴云南开展党史寻访调研,是上海交大第一次到云南张永和故里完整寻访交大首任党支部书记张永和的红色印迹,追寻他从出生、求学到在云南参加革命活动的人生轨迹,也是学校即将启动的党史编撰工程项目“交大党史人物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之际,重走交大红色足迹,重温交大红色记忆,感悟交大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红色精神谱系里接受洗礼,汲取奋进力量。

附:张永和生平简介

张永和(1902—1992),又名张致中,云南泸西县人。1923年考入南洋大学(交通大学时名)电机工程系,1924年12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4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交通大学第一位共青团员、第一位中共党员,同年发展陆定一、陈育生等交大学生先后入团、入党,创建交大党团组织,担任首任党支部书记。1925年5月当选上海学联主席,参与组织发动五卅运动。

02.jpg

交大求学时期的张永和

1926年7月,张永和离校后先后担任中共上海法南区、沪东区、沪西区、沪中区委书记。1927年在周恩来、罗亦农等直接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上海沪东区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后调到党中央机关工作。1928年初被派往湖北复建党组织,担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1928年底,周恩来代表中央派张永和回故乡云南省委工作,曾任中共云南临时省委书记、常委,云南迤南特委书记等职。

03.jpg

晚年的张永和(右)与陆定一(左)喜相逢、共叙旧

1930年5月因中共云南省党组织被破坏,被捕入狱,后经爱国将领张冲将军营救出狱。1944年任云南省立泸西师范学校校长,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民主革命活动。泸西解放后当选县人民政府首任县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受政治运动冲击。1985年彻底平反,恢复党籍,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特邀委员。

何菲
丁睿
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徐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