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奋斗正青春,开创新征程”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建院十八周年纪念大会举行
十八年栉风沐雨,十八岁再启征程。2021年7月22日下午,在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奋斗正青春,开创新征程”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建院十八周年纪念大会在嘉善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总经济师、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刘牧群、党委书记姚奕等学院领导,原副校长白同朔,关心支持学院发展的各界人士和企业代表,校友代表以及全体员工,齐聚一堂,共同为学院开启新征程。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纪念大会正式开始。
姚奕作“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努力建设一流平台生态型学院”的报告。他指出,学院依托上海交通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坚持以“教育、服务、增值、反哺”的办学理念,已经探索出一条高端非学历教育的发展之路。立足新发展阶段,学院强化“未来企业家和企业家未来”的研究和教育体系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学院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行业发展,服务企业成长;构建新发展格局,学院加强品牌建设,倡导校友勇担社会责任,奉献爱心,反哺社会。他强调,十八年的办学历程让学院充分认识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办学方向;必须坚持依托交大,服务国家战略;必须坚持产融战略,构建价值共同体;必须坚持创新服务,从“品牌输出”到“模式输出”;必须坚持创新管理,发挥机制优势。十八年的艰苦奋斗,也凝结了“对党忠诚,服务国家、扎根交大、立德树人、坚守梦想、引领时代、海纳百川、融合创新”的交大海外精神。这是全体交大海外人的精神之源。他指出,在迈向第二个百年的征途中,学院将围绕“扎根交大、院为实体、人才强院、融合发展”四大战略,加强党建引领,增强政治意识;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基地,打造行业教育生态体系;创新科研合作模式,共建创新与转化平台;发挥交大资源优势,加大产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学院品牌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强化校友联络机制,创新服务校友新形式。
共创 共享 共赢
海外教育学院推动创新办学,推动学习型个人向学习型组织延伸,赋能学员和企业持续成长,感召引领社会各界参与教育共建,服务社会、反哺社会。纪念大会上,学院分别与中建材(宁国)新能源有限公司、海尔集团人单合一研究中心、河南省投资集团国煜嘉诚基金、星盛商业、上海东泽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缪家乡村振兴学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学习、国企混改、新商业新消费、产融课题研究、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与中建材(宁国)新能源有限公司现场签约
与海尔集团人单合一研究中心现场签约
与河南省投资集团国煜嘉诚基金现场签约
与星盛商业现场签约
与上海东泽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现场签约
与缪家乡村振兴学院现场签约
中建材凯盛科技集团副总经理蒋洋作为合作代表致辞。蒋洋首先为海外教育学院庆祝18岁生日。他表示,中建材已与海外教育学院在学术知识交流,项目产业技术合作及政策建议和咨询等多方面进行合作,并将在已有合作基础上,未来延伸到更深更多层次的合作。
绿色减排 零碳活动
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海外教育学院成立了碳中和研究中心,并与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等单位结为战略合作伙伴。研究中心将从需求侧索引和供给侧推动两个方面,以教育培训为抓手,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解读,技术实现途径规划,以及碳排查碳核算碳交易专业技能培训等,为企业和政府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
姚奕与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丹共同为碳中和研究中心揭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监管部副部长黄燕、中国绿色能源产教融合发展联盟秘书长黄正林、陕西钢铁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刘光明和刘牧群共同见证。
值得一提的是,学院此次建院十八周年纪念活动产生的碳排放与学院购买的碳汇完成抵消。纪念活动实现了碳中和。黄燕在大会上宣读《碳中和证书》,宣布海外教育学院本次周年庆活动是一个零碳排放的绿色活动,并为学院颁发了碳中和证书。她指出,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为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做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沉淀、引领、创新、实践
海外教育学院办学十八年来,一直勇立时代潮头,推出了许多面向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服务项目,扎根交大,不断自我革新,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承担国家任务,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整合推进交大教育、科技、服务资源向社会延伸。
学院人才发展中心王晓雨分享《沉淀 引领 企业人才发展管理实践之路》,回顾了学院自举办首次中国企业大学校长论坛以及颁布中国企业大学首份“奥斯卡”榜单以来十年的实践路程。她表示,经过十年的坚持、实践、沉淀和引领并行,学院已成为国内唯一的企业大学服务高校平台。学院将在新政策的指引下,成立企业人才发展管理实践研究中心,持续深耕排行品牌,坚持发布行业报告,同时增加“课题研究”、“案例萃取”及“社会化课程孵化”三大板块,以全新的面貌继续服务企业、赋能全行业的业态发展。
学院还在大会上发布“招募令”,向各企业人才发展研究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发出人才发展管理实践案例招募,并在今年联合中组部、工信部、国资委等共同研讨人才发展管理实践的价值与未来发展道路,期待各类企业与学院相伴成长,共创企业人才发展新未来!
学院业务发展总监李磊为大家介绍了学院的《好课优选》。他表示,学院在新征程中将聚焦产业赋能,通过组合创新的方式,围绕管理到咨询,聚焦新消费、新科技、新国资、新金融、新文化和新经济六个产业赛道,通过公开课、网课、游学、项目路演、独角兽、私董会,以及大国消费、大国科技、大国金融、大国文化等论坛或峰会,同企业进行交流和共同成长。在产业赋能维度上,经营维度聚焦在交叉学科、学科跨界、生态型组织,外部经营环境打造;内部管理通过分级分层岗位胜任力模型和组织生态模型,助力经营者和管理者们内外部共同成长的协调性发展。
学院竞争战略中心郑金狮分享《新消费时代企业战略致胜之道》,为大家带来了竞争战略解决方案。他指出,表示在新消费时代,新品牌聚集的速度非常快,剖析背后成功的原因:在顾客的心智层面,从顾客需求层面,发现独一无二的综合价值,在顾客的心智层面建立性认知优势,形成心智预售,是最底层的一个逻辑。利用新消费时代的产品红利,传播红利,包括新渠道红利,形成倍数效应,获得快速增长,能够在顾客心智里面建立起一个差异化的战略定位,给顾客足够的购买理由,是所有新消费品牌崛起的最核心点。竞争战略聚焦交大新消费,帮助企业聚焦战略机会,形成竞争的压制,助力企业提升品牌势能和营销效率,增加企业获客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的营收和利润。在顾客为王的时代,竞争战略的本质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围绕品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构建品牌利益、产品力、渠道力、传播力,帮助企业创造最大价值和最大战略机会。
新消费与产业金融研训中心刘晓宇分享《打通区域经济发展的六脉神剑》。他指出,以产业集群和上下游整合的方式,把学院校友汇集在一起,形成了资源生态,其中包括政府、企业、产业、资本、学校、服务商、研究机构以及媒体。学院凝练了“产业规划、科创辅导、国企混改、共建科创产业示范园区、共建跨境电商示范产业园区”等六个落地路径,服务地方政府、地方国企和当地的领军企业,通过内生跟外延的方式带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屠明代表加入好课优先平台的企业代表发言。他首先介绍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背景,自上海市商务委2018年提出要将上海在2020年打造成为国际会展之都,上海现在已经成为承载全球最多展览会的城市。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承载着整个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重要平台。他指出,海外教育学院在教育、服务、增值、反哺等几个领域,给企业带来很大收获。他表示,在十四五规划的新起点,应时刻具备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做好较长时期应对危机和困难的准备。应该不断地关注行业发展动态,时刻保持一颗学习的心态。在终身学习的时代,以开放的心态向同行、领导同事、向标杆企业,及跨界巨头进行学习。他强调,学院推出的好课优选平台,横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尤其是企业参访项目,将对不同行业不同职能板块,带来巨大促进作用。
名师指点
近年来,海外教育学院依托《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课题研究计划》,整合央国企、民企和港澳台企资源,汇聚上海交大技术专家,打造产学研创新平台。会上,中核同创(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时运福、上海交通大学RFID与物联网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东教授分别作为课题研究计划导师进行发言。
时运福首先对学院十八年所取得的优秀成绩,对所有学院的开创者、开拓者、奋斗者和奉献者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表示,中核集团是国家战略核力量的核心和国家核工业发展建设的主力军,交大作为全国首批四所设立核工程的院校之一,为核领域培养了一大批工业大师和领军人才,多年来双方围绕国家核工业重点型号和工程开展合作,取得了一批显著的成果。为助推协同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合作,2020年11月8日海外教育学院代表学校与中核集团中国宝原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助力学校与中核集团战略合作深入推进,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服务、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广应用等全方位合作,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真正落地。时运福最后祝愿海外教育学院未来征程更加精彩,未来成就更加辉煌。
王东在发言中指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启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课题研究计划为企业搭建了交流平台,精准对接资源,同时,计划也颠覆了传统商学院模式的深度学习,其中轻度咨询深度学习占三分之一。此外,通过加入课题研究计划,联合成立研发中心,还可以帮助企业为搭建商务化的平台提供技术支撑,针对所在行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和交大多学科的研究团队对接,提供多种技术方案。
一路相伴 风雨同行
十八年弹指一挥间,一批又一批海外人,在这个温暖的家园中成长与蜕变,他们是海外精神的代表,是海外风貌的展现。十八年来,海外教育学院的海外人始终风雨同舟携手同行,始终把学员的成长放在第一位,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活动上,海外教育学院分别对从教五周年、十周年和十五周年的员工表示感谢并颁发纪念品,感恩相遇,感恩一路相伴。
五年来相识,十年促相知,十五年携手共成长。白同朔和刘牧群分别为姚奕、金岚、汪瑜、沈沧娟、王飞、周利亚等加入学院五周年、十周年、十五周年的员工颁发纪念品。
商业管理研训中心王飞作为员工代表发言。他回顾了中国连锁企业总裁高级研修班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作为国内最早的连锁经营整体系统性课程,真实见证了国家连锁行业发展和变迁的轨迹,同时也切身感受其间连锁经营者的挣扎和奋斗。他指出至2021年7月,中国连锁企业总裁高级研修班正式更名为“中国连锁企业CEO研修计划”,与企业决策者一起,共同深入企业管理,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探索未来发展的伴随式机制,旨在与连锁企业决策者凝心聚力,共创一个极度坦诚,极度谦虚,服务于连锁企业家创新和进步的探索平台,打造匠心之作。
刘牧群进行了大会总结,对学院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感恩、创新。感恩建党100周年,感恩学校对海外学院的支持,感恩老领导对海外学院的创造,感恩十八万校友的一路前行。他强调,学院一直致力于为交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服务,对接国家战略,为交大做出贡献,为社会做出贡献。他表示,学院将与中国建设银行开展深入合作,以苏州、杭州、郑州和深圳四座城市为试点,共同服务社会。他指出,学院将以好课优选为推动,以科研项目为推动,以产融和科创为抓手,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同时加强和校友企业的联络,建立打造一支自己的队伍。他强调,无论是区域发展,产业发展,还是在教学科技的研究方面,学院都可以展开大篇章。创新无止境,感恩在路上。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交大海外教育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学院,志存高远,远大的抱负离不开身后坚定的不离不弃的校友们的支持。多位多才多艺的校友通过视频或来到现场,为学院的18岁生日送上祝福。
学院各校友联谊会共同为学院生日特别献上“誉满全球”的书法作品。书法的作者霍国强老师是国家一级美术大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新任昆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校友们表示,“誉满全球”四字之名,言简意赅,寓意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十八年来的国际影响力,曾经的青葱岁月与蓬勃向上。
金融投资与财富管理总裁联谊会朱传量会长为大家带来吉他弹唱《最高峰》,艺术品鉴赏与投资联谊会有贺萍萍会长带来独唱《You Raise Me Up》,共同为学院庆祝生日。
学院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百年交大是我们共同的基石。在副院长潘耘和校友事务总监丁洁的带领下,全场共唱《上海交通大学校歌》,感悟饮水思源,重任在肩的情怀与责任。
致青春、致海外、致交大、致伟大的祖国。活动中,学院为七月份生日的员工集体庆生,共享喜悦。
奋斗正青春,开创新征程。十八年来,交大海外人在终身学习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取得了许多的成功经验。未来,海外教育学院将充分发挥优质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推进和落实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为上海交通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会前,学院还赴南湖革命纪念馆、大云镇缪家村参观学习,重温使命与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