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马克思主义学院“湘”村振兴实践团重走《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之路,亲历三湘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2021年7月5日至7月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湘”村振兴实践团来到湖南省,重走《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之路,亲历长沙、湘潭、韶山、衡山、醴陵五县的乡村振兴发展成果。农民运动与乡村振兴,此间百年,风起云涌。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长沙

7月5日,队员前往橘子洲头瞻仰毛泽东青年雕塑,走访长沙市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

1.jpg

实践团在橘子洲头

实践团成员在参观橘子洲时,感慨百年历史沧桑变化,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属于自己的责任,应当更深入地思考自己能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带来什么,更实际地行动。

下午,实践团团员走访长沙市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浔龙河因地制宜,开发了“美丽乡村+生态社区+特色产业”的浔龙河模式,作为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生态小镇突破了政策、民主、土地、产业、团队等诸多要素难题,具有五大创新优势,即模式创新、规划创新、政策创新、治理创新、产业创新。以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的樱花谷为例,在与当地工作人员的访问中,了解到其在3-5月樱花季能达到上万次的参观,游客所带来的消费使文旅成为小镇振兴的道路之一。

产旅结合,共谱新篇——湘潭

7月6日上午,实践团抵达湖南湘潭,前往湘潭县农业农村局进行乡村振兴主题座谈会,县直机关相关工作负责人出席。就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如何推行村级电商、金融、供销和快递服务“四站融合”等方面进行充分讨论和交流。

2.png

实践团在湘潭县乡村振兴局参与座谈会

实践团受到湘潭县乡村振兴局党委书记庞军的接待。庞军向实践团成员介绍道,湘潭县主要从设立专门机构、建立风险防控机制、突显“一特两辅”产业、打造扶贫产业亮点、项目实施分级管理、引入竞争遴选机制、抓好消费扶贫工作七个方面推动脱贫攻坚,形成了一亩田脱贫、扶贫农场、园区+、空中农业、湘莲全产业链帮扶五种模式,将在巩固扶贫成果的同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

3.jpg

实践团在彭德怀纪念馆

下午,“湘”村振兴实践团在湘潭县农业农村局团委书记唐杰的陪同下,来到彭总故里,参观彭德怀同志故居及纪念馆。

“湘”村振兴社会实践团来到乌石峰村探访“农旅结合”发展模式。乌石镇副镇长介绍道乌石峰村曾经是省定贫困村,如今通过产业振兴、乡村旅游、党建+社会治理项目推动,成功打造“乡村三十六坊”和“三生”基地等网红打卡点,2020年荣获“全省实施乡村振兴先进村”。

4.jpg

实践团成员参访“三十六坊”

通过走进乡村、走近基层,实践团表示,湘潭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优势,创新形式,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绩,启发他们在探求真理时,一定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求真务实。

以史为鉴,不忘初心——韶山

7月7日,正值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4周年,实践团抵达湖南省韶山市。

5.jpg

实践团在毛泽东纪念馆

实践团来到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参观了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生平展,展馆介绍了毛泽东同志生平重要事迹。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板块介绍了毛泽东同志在湖南的乡下和县城广泛接触和访问广大群众,获得了大量的农民和农会第一手资料,为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团成员参观了毛泽东同志专题展览,通过一件件文物及图文描述,实践团成员们更加深入地领悟到一代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高尚情操和革命胸襟。

实践团成员来到毛主席铜像前合影留念,站在韶山这块红色沃土上,感悟革命先辈们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精神,认识到当下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坚定信仰、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回顾历史,缅怀烈士——衡山

7月8日,实践团抵达湖南省衡山市,此为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第三站。实践团参观了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康王庙,至毛泽建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康王庙原是中共衡山地方工作委员会所在地,毛泽东考察衡山时,曾在此住宿了五天四晚,召开调查会,起草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

6.jpg

实践团在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

7.jpg

毛泽建烈士纪念馆

实践团来到毛泽建烈士陵园缅怀先烈。毛泽建系毛泽东的堂妹,曾任中共衡阳县委妇女运动委员,开办农民夜校,指导神皇山农民运动,是一位杰出的进步女性。临死前,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她仰首笑道:“人穷志不短,虎死不倒威,怕死就不当共产党!”1929年年仅24岁被杀害于衡山县马手庙。

以陶为点,一脉相承——醴陵

7月9日,实践团抵达湖南省醴陵市,开展为期一天的乡村振兴成果调研。

实践团走访了陶润会生活艺术中心、醴陵市博物馆、醴陵市枫林镇隆兴坳村,实地参观考察了耿传公祠。

8.jpg

实践团在陶润会生活艺术中心

瓷器是醴陵的名片之一。陶润会生活艺术中心通过情景式呈现、手工DIY作坊、品牌体验馆、移动展厅等展示了古老陶瓷文化与现代艺术性的结合,将贸易、科技、生活的力量带进瓷器之中,做到了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9.jpg

实践团在醴陵市博物馆

实践团前往醴陵市博物馆参观,此为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

10.jpg

实践团成员在耿传公祠

下午,实践团来到醴陵市枫林镇隆兴坳村旅游服务中心,与该村党总支书记付铁棉进行座谈。付铁棉介绍了枫林镇乡村振兴的主要措施。他指出,乡村振兴有两个关键元素,一是如何与老百姓高度融合,二是如何发展集体经济与产业相挂钩。在村庄规划上讲究“村庄规划是民意的高度表达,是自己先规划,请人再划”的原则,依据本地优势、天然条件及历史发展进行规划,因地制宜。目前,枫林镇通过“两叶一花”(即茶叶、艾叶、菊花)实现了突破千万的销售总量,成为该区域的支柱性产业。

11.jpg

实践团成员与醴陵市枫林镇隆兴坳村党总支书记付铁棉座谈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走访了湖南五县,亲眼见证五县乡村振兴成果,厚植了家国情怀,给实践团成员极大的感悟。启示实践团成员要立足当下,将理论知识融入祖国山河,真正做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此外,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也受到了红网时刻、今日头条、中广网、民生时报网和中国湘潭县网的关注,截止目前浏览量已近10万。

红网时刻:上海交通大学“湘”村振兴实践团在湖南省醴陵市调研

今日头条: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来湘潭县开展乡村振兴调研

中广网: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来湘潭县开展乡村振兴调研

民生时报网: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来湘潭县开展乡村振兴调研

中国湘潭县网: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来湘潭县开展乡村振兴调研

实践团成员感悟:

徐佳敏:重走毛主席当年的农民运动调查之路,如今的湖南农村与当年报告中描述的农村已经是完全不同的样子。中国共产党在湖南农村的百年奋斗,从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到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打赢脱贫攻坚再到如今的乡村振兴,每一步都是坚实的一步,正是这一步一步,带领着人民真正过上好日子。一路走来,山清水秀,湖南农村的发展不仅是政策好的结果,更是无数的党员和人民群众携手奋进的成果。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新时代的我们青年一代人,应当肩负起责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个人幸福熔铸于国家发展,为农村这个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能够激发出最大的潜力和后劲做出自己的贡献。

黎梦琴:通过此次乡村振兴调研活动,我切身感受到湖南省长沙县、湘潭县、醴陵市等地乡村振兴发展成果,对于如何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有了新的思考。推动乡村发展,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需规划先行,秉持“自己先划,请人再划”的理念。乡村规划是民意的集中表达,只有尊重村民主体地位,让村民参与到乡村发展规划工作中,才能集中广大村民的智慧和力量,做到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才能充分调动当地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推动乡村发展。

李梦瑶:从乡村振兴座谈会到乌石峰村“农旅结合”的乡村三十六坊等基地的调研,让我切实感受到,这次的社会实践是将自己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了实践中。同时聆听前线人员讲述他们遇到的收获和阻碍,深刻体会了乡村振兴的辛苦和不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作为一名马院学生的必要素养。我深知作为一名青年学子,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干好每一件事,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不应置身事外,而是要积极主动担任起振兴乡村的责任,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林卓虹:《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之路,这是一条在战火纷飞年代中勇于开辟的新路,94年前毛主席考察湖南五县的农民运动,写下此篇经典著作。94年后,追寻毛主席的脚步,我们看到了各县立足当地优势在乡村振兴之路上蓬勃发展的新景象。湘潭县三十六坊、醴陵枫林镇隆兴坳村依据自身条件发展了特色产业,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衡山县康王庙、醴陵市博物馆里的湖南农民运动史实陈列,再次带着我们回顾了农民运动的萌芽与发展。经过此次社会实践,我深刻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乡村振兴最实际的还是在于落实到行动中,愿年轻的我们都能脚踏实地,在“强国有我”中焕发光彩。

马书航:重走《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之路,我收获颇深。通过这次实践,看到了曾经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农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看到了不同地区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看到了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工作人员的努力,让我对乡村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同时也感受到实践出真知,感受到书到用时方恨少,自己知识储备的贫乏,一线人员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与方法,远超出我们在书本上所学到的。看到农村的碧水蓝天,切身感受到乡村振兴成果。希望未来农村发展越来越好!

臧磊杰:通过这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切身地体会到了所考察的五个县城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感受到“乡村振兴”绝对不是一个空喊的口号而是我们在党的带领下一点一滴去刻画出来的美好图景。在实地走访的时候,我深深地体会到毛主席当年所讲的“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句话的含义,乡村的产业正在发展、生态不断转好、组织更加健全…农村的土地中蕴含着无限的希望,而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更应该承担起责任和使命,为我们脚下的土地竭尽全力。

张婕:《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农民革命斗争的纲领性文献,推动了农村大革命运动的继续发展。通过重走《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之路,在三湘这片红色沃土上,我感悟到革命先烈“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胸襟,“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的牺牲精神,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通过对乡村振兴工作者的访问和实地考察,几代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今日三湘重焕新颜。部分村庄形成“产旅结合”模式,将特色农业与红色旅游相结合,打造成为富裕美丽宜居的乡村。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当下,“三农”问题仍是我们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我将以此次调研为起点,不忘初心,继续奋斗,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朱妍:在长沙橘子洲头,我们领略了都市风光与湘江水阔的完美融合;在湘潭县农业振兴局,我们感悟到了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在韶山,我们拜访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居,被毛主席“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豪情壮志所感染;在衡山,我们加深了对《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了解,明白了要想区别“好得很”“糟得很”诸问题,必须通过实践得出答案;在醴陵,我们被坚持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工作者所感动,真心钦佩一线工作人员。三湘地界,人才辈出,红色景点红色文化数不胜数,在饱览美景的同时更让我们加深了对乡村振兴的理解。乡村振兴不再是书本上的简单口号,而是扎扎实实落实农村、依靠党的领导和基层干部、群众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前进方向!

林卓虹、张婕、徐佳敏、臧磊杰
臧磊杰、林卓虹
马克思主义学院
尤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