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大学生心理健康》任课教师座谈会召开
2021年3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举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任课教师座谈会,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伟明,学生处副处长康健,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注册督导师张海燕,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张瑞,教务处在线课程负责人余建波,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任课老师共计20余人参加了本次座谈会。座谈会由心理咨询中心汪国琴老师主持。
研讨会上,三名任课教师代表分享了授课心得和体会。海洋学院许艳老师分享了自己参与授课和心理咨询的感受及收获,也希望后续能获得更多在课程教学和心理咨询能力的专业支持,不断提高课程及咨询效果。交大巴黎高科学院李毅老师结合自身经历谈到健全人格和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的重要作用,就如何把这门课程做到兼具专业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结合自己的反馈式课程教学进行了经验分享。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吴欣怡老师从系统视角和专业视野分享了自己对于课程建设的思考,心理健康课作为必修课全面铺开是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战略工作的第一仗,课程开展之后同学反馈良好,心理咨询的预约量也显著提升,这反映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和求助意识在不断提升。希望后续能从政策支持、教学方法、教务安排等维度更全面地支持本课程建设,从大处思考小处着眼,为学校心理健康战略添砖加瓦。
张瑞和余建波两位老师分别从教学发展和线上课程推进提出了宝贵建议。张瑞老师指出教学发展中心作为学校帮助老师提升教学能力和技巧的专门机构,将一如既往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推进提供帮助,包括邀请授课教师参与专题讲座以及教学课程设计,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授课技巧等方面提升授课水平,同时指出授课教师要结合自身专业,掌握学生的心理行为规律,关注学生对于课程的反馈,更好地推进心理健康课。余建波老师从课程形式优化方面提出了建议,他指出心理健康课量大面广,授课老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进一步推进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探索大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以建设一流课程为目标,让更多学生感受到学校对同学心理健康和人格养成的关心。
张海燕督导师指出: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广大学校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交大是985高校里首家覆盖全体大学新生线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高校,她肯定了交大开设课程的成效并为交大课程建设的速度点赞。她指出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对于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心理健康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促使其自始至终不断地从内心中发掘力量,健康身心,超越自我。后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队可以从创新课程形式,打磨课程内容,推进精品课程等方面继续努力。
学生处康健副处长对所有参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老师表示感谢,在过去半年的时间里,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推进工作做得细致扎实,有条不紊,更是作为必修课在985高校率先实现了线下全覆盖。后续希望大家从教材编撰、授课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和提升、课程精品化设计等方面继续努力,进一步促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工作效能提升。
最后,王伟明副校长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工作队伍将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优异表现,并向全体参与课程建设的老师表示衷心感谢,课程开发到全面落地,大家扎扎实实走的每一步有目共睹。同时他也对课程的持续开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要求要进一步挖掘潜力,让更多老师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要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与精神卫生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现跨校区的合作。此外,他也希望授课教师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与时俱进,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心与育德的紧密结合,落实落细学生价值引领。
此次座谈会在大家的讨论和交流中圆满结束。据悉,心理咨询中心将定期举办课程研讨会,进一步巩固课程效果,推进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