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交大巴黎高科学院、致远学院、交大密西根学院联合举办“众志成城战疫情,凝心聚力奔小康”主题教育活动

为了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抗疫彰显的制度优势,号召学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凝心聚力,2020年11月1日,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致远学院、交大密西根学院三院联合的“众志成城战疫情,凝心聚力奔小康”主题教育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陈瑞球楼100号报告厅举办。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医疗组组长、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陈巍做专题报告。出席本次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校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学生工作党委书记刘宇空、交大巴黎高科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增路、致远学院党总支书记洪梅、交大密西根学院党委书记杨明、致远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吴晓玲、交大巴黎高科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毅,特邀组织员王佩筠、陆秀英。三个学院的2020级新生,及学生党员全体参会。

医生:国有战,召必应,战必胜

2.jpg

陈巍以《众志成城,全民战疫》为题为同学们作了专题教育。全篇分为新冠、出征、救治、广慈、守护、创新、初心、坚守、感恩九个部分。陈巍向同学们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典型症状和传播特点,重点回顾了上海市多批援鄂医疗队出征过程,真切讲述了广大援鄂医务工作者面对严峻的疫情,科学组织、科学研判、科学施救,和患者心相通、情相连,医患携手的感人事迹。在《创新》部分,陈巍所在的援鄂团队结合抗击疫情实际进行创新为战胜疫情提供科技支撑,还取得了38项医工交叉创新以及6项发明专利。在《初心》部分,陈巍讲述了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全体援鄂人员,坚持用“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概奋战在抗疫一线。陈巍的专题教育内容详实,情感真挚,用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在湖北与疫情战斗的经过,引起了现场师生的强烈反响。

3.jpg

现场互动中,在场同学争相交流。交大密西根学院2020级本科生付昊天就“援鄂医疗队战时战后心理调节”提问。陈巍表示,医务人员心理受到的冲击是在所难免的,但战时的自我调节和队员间云端支持鼓励,以及相关精卫人员的帮助,都让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障。交大巴黎高科学院本科生支部党员王玥明就“大家与小家”的关系提问。陈巍表示,“在医生援鄂战疫的危急关头,家人比较担心但都非常理解和支持。同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关键时刻责无旁贷”。致远学院2020级本科生李欣昊就生物技术在未来医疗领域的应用提问,陈巍表示,生物技术与医学的深度交叉融合必将推动生物医学领域的突破与发展,他勉励同学们要努力学习,将自己的梦想融进伟大复兴中国梦,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4.jpg

最后,洪梅、杨明向陈巍、王佩筠赠送礼物。

学生党员:新的历史节点,增强自身使命

5.jpg

刘宇空在致辞中提到,关键时刻,党员总是冲在最前面。交大学生党员注定是新时代卓越的交大人,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同学们都能更加感受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并给青年学子和学生党员们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有志存高远、信念坚定的决心。二是要有渊博知识、创新发展的勇气。三是要有放眼世界、创新发展的勇气。

青年学子:担社会责任,成社会栋梁

6.jpg

刘增路作总结讲话。他提到,抗疫的伟大事迹体现了医护人员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更体现了中国的制度优越性。同时,刘增路对在座的学生寄予厚望,鼓励同学们要有精英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牢固地树立“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在未来成为社会的真正栋梁。

1.jpg

“青年有理想,国家有力量”,通过陈巍的感人事迹和真实感悟,同学们深切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坚定了未来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决心。

【人物名片】

陈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舟山分院科执行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航空应急救援医疗队队长,上海市第八批援藏队/第二批组团式医疗援藏队专业人才。在疫情中担任上海市第六批(瑞金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医疗组组长。获评上海市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首届医德楷模抗疫特别奖。

刘菁
刘菁
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
孙晨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