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只要别处没课,我可以在这里呆上一天!”
上海交大闵行校区东中院焕新亮相引人流连
掐着点奔向教学楼,踩着下课铃作鸟兽散。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学生出入教学楼的常态。对于学生而言,教学楼只是上课的地方,即使后面没课,他们大多也不会做长时间的停留,而是辗转图书馆等地抢座自习。如今,这种状况正悄然发生改变。伴随修缮一新的闵行校区东中院的开放使用,竟有学生不惜牺牲宝贵的睡眠时间,早早来此打卡;下课了,学生也不急于撤离,或移步自习教室,或转场休读空间,还有同学表示:“只要别处没课,我可以在这里呆上一天!”
那么,这座教学楼究竟有怎样的魔力,可以一下俘获同学的心呢?
解密一:颜值在线,环境舒适,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经过近一年的整修,焕然一新的东中院,在秋阳的照射下,好似一个熠熠闪光的透明盒。砖红色的外立面、黑色的塑钢门窗、高挑的门厅、硕大的落地玻璃墙……这一切使东中院散发出时尚典雅的气质。透过2米多高的艺术装置,可以窥见内庭婆娑的绿影。72间大小教室,更是由丑小鸭变身为美天鹅。浅灰色的地面、莫兰迪色的墙面、原木色的课桌、舒适的皮面座椅,三开面玻璃大窗,好似一个个取景框,让室外美景尽收眼底。这样的学习环境,叫人如何不喜欢?
徜徉教学楼,无处不在的休读空间,摆放着专门定制的沙发和桌椅。时尚的造型,马卡龙的色调,深受年轻学子的喜爱。在这里,学生可坐可躺,可自习可交流可小憩。位于3楼的露天大平台,更是学生的心头好。晨可诵读,晚可吟唱。抬头可见日月星辰,远眺可现交大美景。东中院整修前,学生上完课,即便想留在楼里延续学习,也缺乏舒适的公共休读空间。现在,除了休读空间,每个楼层都有教师休息室,教室开放成自修室,从白天到黑夜,方便老师进行课程指导,方便同学进行讨论与协作,让共同学习的良好气氛促进相互影响与激励。
在东中院改造之前,校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基建处就广泛征询师生意见,在很多细节的设计上,突显对师生的关爱。如在教室的每一排课桌下都增添了插座,方便学生随时给移动设备输血;每一间教师休息室,都配有储物柜、穿衣镜、衣帽架和洗手台;每一间卫生间,除了配备洗手液和厕纸,还在校友的赞助下,加装了小厨宝,让冬天洗手不再成为考验。此外,楼道里还配有饮水机、自动售卖机,随时可给师生提供能量补给。难怪有学生说:“只要别处没课,我可以在这里呆上一整天!”学校认为,现代大学校园,学习场所应该更加丰富、分散、灵活和多元。此次在对东中院物理空间进行设计改造时,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发挥公共教学楼宇的功能与体验,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建构共同学习的积极气氛,为学习过程提供动力,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解密二:技术赋能,创新教育,让学习成为一种新的体验
技术赋能,让教育技术服务教学、推动教学,始终是教育技术中心不懈的追求。步入东中院大厅,抬头便见教学楼信息发布系统:教室动态、教室配置描述、动态数据统计等信息一目了然。进入教室,智能控制系统已经根据课程表开启多媒体设备,空调、灯光亦根据当天的温度和照度调整到最佳状态。新风设备,根据实时CO2浓度情况随时启动,补充新鲜空气,让学生在“大氧吧”里学习,始终保持才思敏捷。每间教室,都配备了高质量的多媒体视听系统,确保学生上课看得清晰、听得清楚。
为适应研讨型教学的需要,推动翻转教学,此次东中院改造,立足 “互动”、“共享”、“双创”等需求,对原有的传统教室进行升级换代,将部分固定桌椅改成活动桌椅,可以根据授课内容及课堂任务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既可以是“集体听讲”模式,也可以是“分组任务”模式,随意拆分、组合,为拓展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方式提供硬件支持。教室的后方还配有玻璃书写板,供学生推算演绎、交流探讨,并随时记录下迸发的灵感。
教育技术中心着力东中院教学楼升级改造的同时,也注重在线教学平台建设,旨在将实体教学楼的课堂教学映射到“线上教学楼”,通过教学平台既将课堂45分钟延伸到课前、课后,又可以将实体课堂复制到线上,便于学生远程学习,做到课堂教学的时空扩展,实现线上线下互补。2019年学校在线教学平台Canvas@SJTU正式上线,在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间,教师利用Canvas教学平台与学生沟通、发布教学资料和教学内容,学生课前在教学平台上学习老师安排的内容,课中与教师互动,课后提交作业,春季学期有3700多门课程开展应用,为教师推进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提供技术支撑。
2020年秋季学期伊始,为解决国外留学生因疫情无法返校上课的情况,中心利用暑期时间,建设了课堂教学在线直播系统,每间教室都安装了多部4K高清摄像头,可自动跟踪老师上课情况,直播设备在教室内采集教师画面++PPT画面两路视频信号,同步上传阿里云,线上学生通过阿里云观看课堂内容。教师在教室内为线下学生上课的同时,又为线上留学生直播课堂内容;在线直播可以支持校内2000人同时在线、校外2000人同时在线观看;直播课程的同时,全程实录,课程录像可供本教学班学生课外点播观看。
教育技术中心沈宏兴主任表示,东中院提升改造不仅注重教学环境,同时技术赋能教和学,东中院提供了多元的教学技术设施和手段,强化了教学资源建设,推进研讨型、混合式等新型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东中院启用后,要让学生感到在此上课、学习是一种新的体验。
解密三:文化浸润,环境育人,让学习成为一种传承
学校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场所,教学楼宇更是承载着重要的育人使命,体现着学校独特的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此次东中院整修,除了硬件改造、软件升级之外,在楼宇文化建设上也做了精心的规划。
东中院内庭,富有现代感的艺术装置《交大映像》,将交大人、交大景、交大字符与色彩,变换交织,凝聚出跨越时空的交大情结,激发学生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情愫。东中院阳光厅,四块墙体艺术性的展示着上海交大历届教书育人奖获得者的风采,旨在弘扬师德师风,发挥获奖教师或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让学生成长为他们老师那样“学高身正”的人。
东中院每一个楼层,都布置成开放的走廊空间文化,内容既有“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读书众壑归沧海,下笔微云起泰山”等勉励学子立志高远,勤奋努力的名言警句,又有交大创始人盛宣怀的办学思想“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更有老校长唐文治先生的德育观“须知吾人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欲成事业,当成第一等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而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通过这些文化浸润,让学生于无声处汲取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传承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交大人的力量。
东中院的整修,只是交大建设智慧校园、智慧教学楼的缩影。这不仅需要现代教育技术,更需要现代教育理念,以及无处不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精神。上海交大校长林忠钦认为,随着国家对“双一流”大学的投入加大,学校有了一些教学经费,这些钱花在哪里?学校更愿意投入到教学楼,让4万多师生都能享受到!未来,上海交大还将提升其它教学楼设施,让每一幢教学楼,都可能成为学生一来就想呆一整天的学习之地、生活之地、创新之地,让每一位学子在求“一等”学问、创“一等”事业、成“一等”人才的路上,永不止步,不懈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