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著作入选改革开放40年40本世界经济学优秀中文图书榜单
2019年11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公布了改革开放40年40本世界经济学优秀中文图书榜单。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特聘教授王先林所著的《WTO竞争政策与中国反垄断立法》光荣入选。
王先林教授自2005年开始在凯原法学院工作,任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他长期从事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研究,此次入选的著作即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王先林教授现为上海市“曙光学者”,兼任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竞争法研究会会长等。曾被聘为商务部WTO贸易与竞争政策专家咨询组成员,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反垄断法审查修改专家顾问委员会成员,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家库专家和专题核心研究人员。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世界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度扎根祖国对外开放实践,著书立说,建言献策,为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贡献了力量。为纪念和表彰上述贡献,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年鉴》编辑部联合中国知网和中国版本图书馆发起“改革开放40年40本世界经济学优秀中文图书”评选活动。评选基于社会评价、学术引用、重要经济学奖项、出版社品质等因素和多轮讨论,编辑部从近2万册图书中遴选119本(平均每年3本),制成最终选票,供世界经济学专家投票选出各年度图书。经专家们的精心投票,并基于经济学奖项获得情况和学术引用数据计算综合得分,最终各年度图书共41本(2011年两本书并列第1)脱颖而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王先林所著、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WTO竞争政策与中国反垄断立法》入选该榜单。
改革开放40年40本世界经济学优秀中文图书榜单以及评选的情况说明请见公告:http://iwep.cssn.cn/cbw/cbw_xsqk/xsqk_sjjjnj/xsqk_nrxd/201911/t20191125_5048237.shtml
王先林教授介绍:
王先林,男,1965年生,安徽霍山人。1987年、1990年和2001年分别获安徽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武汉大学法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作为2007-2008年度“中美富布赖特研究学者”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从事访问研究一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高级研究学者”项目资助,2017-2018年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创新与竞争研究所从事访问研究。1998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2003年被选聘为安徽省“皖江学者计划”首批讲席教授。曾任安徽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
现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经济法学科带头人,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曙光学者”,兼任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竞争法研究会会长等。曾被聘为商务部WTO贸易与竞争政策专家咨询组成员,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反垄断法审查修改专家顾问委员会成员,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家库专家和专题核心研究人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竞争法和知识产权法。出版独著、合著十多部,在《中国法学》(中、英文版)、《中外法学》、《法学家》、《政法论坛》、《法学评论》、《法学》、《法商研究》、《法律科学》等报刊上发表论文文章二百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系列等转载、转摘。代表作有《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修订版)、《WTO竞争政策与中国反垄断立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竞争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3版)、《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合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反垄断法实施热点问题研究》(主编,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经济法学专题研究》(合著,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主编教材《经济法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版)等。
主持包括国家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和教育部哲社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二十余项。获得包括司法部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一等奖、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三等奖等在内的省部级奖励十余项。2002年获全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004年被国家教育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5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门批准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被授予“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称号,2012年获上海市育才奖,2015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目前是上海市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经济法”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