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届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学术英语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2019年11月20日下午,“首届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学术英语演讲比赛”决赛在交大闵行校区举行。本次演讲比赛由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与外国语学院主办,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心承办。研究生院副院长杨升荣、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常辉、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孔令体等出席了决赛并致辞。来自船建学院、海洋学院、电信学院、机动学院、中英低碳学院、人文学院等十几所院所的21名博士生参加了本次决赛的激烈角逐。决赛由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心主任李宏德主持。

图片1.jpg

图片2.jpg

杨升荣致辞中首先感谢外语学院领导对首届博士生学术英语演讲比赛的大力支持以及外院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心团队的辛勤筹备。随后他以校友会多年的工作经历,分享了两位优秀校友的具体个例,指出口头表达能力不可或缺。用简洁明晰的话语介绍自己的学术研究工作,是一种能力,也是高级人才必备的素质,无论对于在校学习,还是职场竞争,都至关重要。他勉励通过激烈竞争进入决赛的选手们认真准备,积极自信,赛出自我,赛出水平。

图片3.jpg

常辉在致辞中感谢研究生院对首届博士生学术英语演讲比赛的大力支持,感谢李宏德老师团队的辛勤付出。他强调了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把话说好不容易,日常话语多为冗余,只有少数传达信息。说话是一门艺术,公众演讲更是如此。在全球化的今天,用通用语言英语讲好中国的学术故事是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

图片4.jpg    

开幕式后,主持工作交给两名博士研究生同学何博文和蔡智媛。主持人首先宣布比赛规则。比赛要求参赛者在三分钟时间内向无相关专业背景的听众介绍自己的研究工作,用生动、易懂的演讲内容和语言表述吸引听众、促进交流。决赛规则包括演讲时间严格限定在三分钟之内、只允许使用一页幻灯片、不可出现附加道具、演讲中不允许使用其他的电子媒体素材及演讲需以白话进行,不可出现诗句、说唱或演唱等其他语言形式等。参赛选手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无论是着装、气场,还是随后的英文表达、内容展示等多个方面,选手们对赛事的重视一览无余。

图片5.jpg

在接下来的比赛中,21名选手展开了激烈角逐。他们的演讲将“学术研究”与“英语表达”两个元素紧密结合,就台风弱化管理、量子计算机、海洋生物等众多个人研究领域进行了3分钟精要展示。为了扩大赛事的影响,让更多的研究生受益于参赛选手们的精彩展示,赛事承办方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心进行了精心的安排:每个学术英语班级选派数名代表观摩比赛,赛事结束后撰写观后感在全班分享。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赢得了评委老师及在场观众们的阵阵热烈掌声。

图片6.jpg

微信图片_20191204103211.jpg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竞争,张宇雷、高久雅、白栋允、王菲等四位同学荣获二等奖。来自海洋学院的蒙泽摘得了比赛的桂冠。他发音标准清晰,语速语调丰富且配合语境,语句连贯,逻辑通顺。选择的研究话题“台风能削弱吗?”贴近生活,从专业知识角度阐释这一研究主题既不晦涩难懂,又不简单浅显,激起了观众们强烈的好奇心。

微信图片_20191204103215.jpg

作为首届博士生学术英语演讲比赛的创始人和组织者,李宏德认为,作为高校着力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博士研究生除了自身学术能力的发展与加强这一要务,同时应该努力提升表达能力,要能在国际学术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交大的学术英语演讲比赛将点面结合,逐层推进,从博士生扩展至所有硕博研究生,为本土培养中国高层次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图片11.jpg

博士生学术英语演讲比赛的举行意在促进交大博士生在学术、演讲、研究交流方面的技术与技巧提升,是交大博士生学术英语教学改革系列举措的一部分,服务于高层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博士生学术英语演讲比赛的举行是交大在探索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迈出的崭新一步,未来交大将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内开展学术英语演讲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研,提升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首届赛事的圆满举行为未来几年推展学术英语演讲比赛至交大所有硕博士研究生层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将开启交大联袂华东区,进而国内其他高水平院校联袂办赛、共同探索、合力繁荣研究生学术英语教育的新模式。

图片12.jpg

杨晓红
贾玉嘉
外国语学院
余继英